果蔬贮运病害00绪论.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果蔬贮运病害00绪论

Postharvest Diseases of Fruits and Vegetables 徐大高 主讲 资源环境学院植病系 为什么要控制植物病害? 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的唯一能够将光能转换成化学能的高等生物,同时也是各种生物生存所需的氧气的主要制造者; 人类以植物和动物为食物之源,而动物的生存也离不开各种植物; 除为人类供应食物外,植物还为人类提供其生活中的各种必需品,如住房材料、衣物、家具、药物等; 人们日常生活所需之能源材料如煤和汽油,从根本上也是植物转变来的。 植物病害的危害 自古以来就给人类的财产、健康及至生命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前1900年,小麦黑粉病对古巴比伦的小麦生产造成很大的威胁。 前239年的“吕氏春秋”,把小麦黑粉病说成为“鬼麦”。 所罗门,公元前980年,人们在祈求神灵保护他们种植的庄稼不受病害的危害。 由于长期遭受小麦锈(Wheat Rust)病的危害,在公元前715年4月25日,罗马人创造了锈神“Robigo”和“Robigus”(Gods of Rusts),在这一天,人们用一些“锈色”的动物被用作供品祭祀他们。 罗马帝国衰亡后,贫穷的人们只能依赖黑麦作为食粮。在天气寒冷湿润时,黑麦容易发生“麦角病”。这些混在黑麦中的麦角被磨成粉,进入了加工成的面包里。 麦角含有生物碱(麦角酰二乙胺,lysergic acid diethylamide,LSD,1938年被提取出来,有医学价值),人们吃了含有麦角的面包后,导致血管强烈收缩,会引起“坏疽病”,严重时可导致人的手脚脱落,患者产生幻觉并在极度的痛苦中死亡。 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人们在无可奈何之下,开始供奉“麦角之神”,祈求神灵的保护。由于这一病害的发生,从美国引进欧洲的马铃薯开始逐渐成为欧洲及远东地区的主要食粮。 1750年马铃薯由美国引入欧洲,并成为贫民的主要食粮。在爱尔兰,由于种植的小麦全部用来交租,马铃薯成为贫民的唯一食粮。在19世纪40年代,连续经历几个冷凉、潮湿的夏季之后,马铃薯晚疫病(Late Blight)在当地暴发了,年复一年,几乎摧毁了全部的马铃薯,暴发了著名的爱尔兰大饥馑(Irish Potato Famine)。 爱尔兰饥馑(Irish potato famine)发生的原因 马铃薯生产带来的人口爆炸(12-15孩子/家庭);依赖单一作物;食物消耗大(12-16磅/天);晚疫病造成的巨大损失。 爱尔兰饥馑造成的后果:100万人饿死150万人移民美国 在美国东部,板栗是一种重要的森林树种。20世纪初发生的板栗疫病(Chestnut Blight)基本上摧毁了这一树种,仅留下树桩,新抽出的枝条不久也发病死亡。 咖啡自17世纪初成为英国最流行的饮料,他们的咖啡主要产自斯里兰卡。但在1869年,咖啡锈病(Coffee Rust)开始爆发,在五年内,30万英亩的咖啡逐渐被茶叶取代。英国变成了一个饮茶的国家。 1942年,印度孟加拉邦发生水稻胡麻斑病(Rice Brown Spot)而失收,暴发了著名的孟加拉大饥馑(Bengal rice famine)。至1943年,死亡人数超过200万。 1970年,玉米小斑病(又叫南方疫病)(Southern Corn Leaf Blight)突然在美国在发生,几乎摧毁了美国所有农场的玉米。损失超过10亿美元。 从1930s开始发生的荷兰榆枯萎病,毁灭了美国北部的全部榆树。 世界人口增长导致对粮食的需求激增 在公元1000年,世界人口约2亿5千万人;中国约占世界人口的1/4;人口最多的城市是西班牙的Cordova,约有45万人;人口年增长率约每年0.1%。 1798年,世界人口达到8亿人,英国著名经济学家托马斯·马尔萨斯提出了他的人口论:可通过疾病、战争及饥荒使地球上的人口维持在可持续发展的水平:10亿人。 1968年,全球人口达40亿。Paul Erhlich出版了著名的“人口爆炸”,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随着人口的增长及环境的退化,地球将难以养活居住于其上的众多人口。 现人口超过60亿,估计于2025年将达85亿。人口增长率2%(发达国家0.9%,发展中国家2.4,其中发展中国家人口占2/3)。 世界范围内的城市化发展加快: 1900年,15%的人居住在城市,百万以上人口的城市只有13个。 1987年,5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百万以上人口的城市达235个。 21世纪,这些数据将增长一倍。 可耕种土地面积日益减少,土地生产能力下降 全球陆地面积150亿公顷。其中不足1/4的面积可用于耕种,约9%的面积属于良田。 欠发达地区(如亚洲、非洲)人均耕地面积约0.1~0.3公顷,发达国家人均耕地面积约0.5~0.8公顷。 土壤侵蚀、缺水等导致土地生产能力下降。 城市化发展将进一步减少耕地的数

文档评论(0)

178****93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