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0月河北师范大学学报.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1年10月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2001年10月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0ct.2001 第24卷第4期Joumal of Hebei N。rnl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V01.24 No。4 挽歌诗:魏晋文人生命的哀歌 胡宝珍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91) 摘要:用诗歌的形式来叩问死亡、抒发由此引发的忧伤,由来已久,中国古代的挽歌即其中之一种。挽 歌起于执绋者的讴歌,本是送葬仪式的组成部分,但是自汉末起,挽歌的抒情功能被强化,开始在葬仪以外的 场合流行起来。此后,魏晋文人不仅好唱挽歌,且自制新辞。文人挽歌诗往往带有自挽的性质,是特定时代的 产物。陶渊明的挽歌诗堪称此类作品的千古绝唱。 关键词:挽歌;魏晋文人;陶渊明;挽歌诗 生与死既是生命的起点和终点,又是生命的全过程, 所谓“方生方死”是也。生与死决定了人的在世是有时限 性的,死亡作为生命过程的终点,同时也是对其时限性的 突破。而“在世”的时限之外的彼岸世界,是有生之人无 法亲身感受的。因此,自先民以来,对死亡的恐惧、疑惑、 好奇就一直困扰着人类。随着人类理性精神的慢慢觉 醒,人类逐渐意识到此岸与彼岸是无法逾越的,当人们以 此岸为参照物去“看”彼岸时,看到的只有永恒的黑暗与 寂寞、虚空。这时,生死隔绝的痛苦、对死亡的恐惧就会 更加深切,想要深刻理解死亡以减轻痛苦和恐惧的努力 也会更加执着。于是,在以抒情见长的诗歌中,死亡也像 爱情一样成了一个绵延不断的题材。在我国最早的诗歌 总集——(诗经中就已经出现了葛生)、素冠》、蓼莪 这样的悼亡诗。如果说悼亡诗大抵是痛定思痛的产物, 那么还有一类诗与死亡的关系就更直接了,它们甚至就 是有关死亡的仪式的组成部分。如巴西波罗罗人的丧 歌?、中国的挽歌等。 关于挽歌的缘起,谯周法训云:“今有挽歌者,高皇 帝召田横,至于尸乡自毙。从者晚至宫不敢哭,而不胜其 衰,故作为此歌,以寄哀音焉。”((全晋文)这种说法流传 颇广。实则挽歌之来久矣,非始于田横门人。《世说新语 ·任诞注引庄子):“绋讴所生,必于斥苦。”司马彪注: “绋,引柩索也。斥,疏缓也。苦,用力也。引绋所以有讴 歌者,为人有用力不齐,故促急之也。”“柩”,说文解作 “棺也,从[从木”。由此可见:第一,挽歌是随着木棺葬的 出现而产生的。而木棺葬在殷商时期已被大量采用旧j, 那么,挽歌的历史当十分悠久。最早的挽歌产生于何时, 我们不得而知,但至迟在春秋时已有挽歌,如《左传所提 到的虞殡;第二,最初的挽歌具有劳动号子的性质。但 文章编号:1000—5587(2001)04—0092—04 因是特定场合的号子,所以声调必然是哀伤的,兼有一定 的抒情性。作为葬礼的组成部分的挽歌,后世一直延续 着。汉以后对执绋和唱挽歌的人数也根据死者的身份、 地位而有明确的规定【2 J。北朝时又兴起r文人为葬礼的 需要而写赠挽诗的风气,这种习俗至今仍存。古代的赠 挽诗现存很多,不过多是一种礼仪上的应酬之作,往往缺 少深沉的情感。 挽歌虽起于挽柩者,但以后也有不限于此的。如(列 子·仲尼篇)有:“季梁之死,杨朱望其门而歌”,这里的 “歌”大约也是挽歌。挽歌的抒情原本是抒发生者对死者 的哀悼之情的。想到自己也终有一日会如此了结,固然 令人感伤,但对于歌者而言,那毕竟足以后的事,而且人 一旦沉溺于日常生活之中。就常常把这个“以后”等同于 “遥远”,因而那感伤也只是一时性的。而带有自挽性质 的唱挽歌就不同了,在这种情况下,歌者面对的是比较清 晰的自己的死亡。左传哀公十一年,鲁会吴伐齐,“将 战,(齐)公孙夏命其徒歌虞殡》。”杜预注:“虞殡),送葬 歌曲,示必死。”这或许就是后世自挽的发端。 汉末,挽歌始大行于世。今本后汉书·五行志刘昭 注引风俗通:“时京师宾婚嘉会,皆作魁蛏,滔酣之 后,续以挽歌。”注文指出:“魁柽,丧家之乐。”又据《后 汉书·周举传,永和六年三月上巳,大将军梁商“大会宾 客,宴于洛水??商与亲昵酣饮极欢,及酒阑倡罢,继以 (薤露之歌,坐中闻者,皆为掩涕。”时人在与死亡、丧礼 全然无关的喜庆场合,居然大唱挽歌,末世的颓废、感伤 亦可见一斑。这种现象的出现,有其复杂的社会原因。 首先,汉末政局黑暗动荡,有识之士都已预感到王朝的倾 覆在所难免。两次党锢之祸造成的恐怖气氛更是令士人 们人人自危。社会上弥漫着愤懑、绝望、放废的情绪。非 收稿日期:2001~03—23 作者简介:胡宝珍(1948一),女,山西省定乡县人,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研究。 万方数据 胡宝珍挽歌诗:魏晋文人生命的哀歌93 常的情绪需要借助非常的形式来宣泄,挽歌就成了一种 很好的选择。其次,挽歌之风与东汉后期兴起的清议之 风也有一定的关系。“清议”的主要内

文档评论(0)

shen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