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级课程教学大纲.DOC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9级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70301001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Inorganic Chemistry) 总学时:90 学分:5.5 一、课程简介 1、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2、开课学期:第一、二学期 3、适用专业:化学、应用化学本科专业 4、课程修读条件:中学化学 5、课程教学目的: 无机化学课程是高等学校化学、专业的第一门基础课。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解决一般无机化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品质,为学习后续课程打下良好基础。通过课堂讲授、自学与讨论,理解和掌握周期律、结构、化学热力学及动力学、溶液中的酸碱平衡、氧化还原平衡、沉淀平衡和配位平衡四大平衡等初步知识,并在原理的指导下,了解化学变化中物质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初步从宏观和微观的不同角度理解化学变化基本特征,掌握常见元素及化合物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科学思维方法阐明问题,结合科技和学科发展的实际,适当反映现代无机化学的新知识、新领域,在大学一年的无机化学教学过程中,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注意总结规律性,使繁琐纷杂的感性材料逐渐理性化逐渐完成从中学在学习方法上的过渡,使学生在听课、查阅参考书,自学等方面有一个突跃θ与△rGmθ的关系 一、化学反应等温式 二、△fGmθ、△rGmθ和△rGm的关系 第四节 化学平衡的移动 一、浓度对平衡的影响 二、压强对平衡的影响 三、温度对平衡的影响 四、选择合理生产条件的一般原则 第六章 溶液 [教学目的] 1、熟悉溶液浓度表示方法及有关计算。 2、掌握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及其应用和有关计算。 3、了解胶体的结构、性质。 [教学重点与难点] 熟悉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掌握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及其应用。 第一节 溶液 一、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二、溶解度原理 三、分配定律 第二节 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 一、蒸气压下降-拉乌尔(Raoult)定律 二、沸点升高 三、凝固点下降 四、渗透压 五、依数性的应用 ﹡第三节 溶胶 一、分散体系 二、溶胶 三、溶胶的聚沉和稳定性 四、高分子溶液 第七章 电解质溶液 [教学目的] 1、了解酸碱理论的发展,掌握酸碱质子理论要点。 2、掌握水溶液中酸碱平衡、沉淀溶解平衡的关系以及水溶液中有关离子浓度pH值的近似计算。 3、初步了解强电解质理论。 [教学重点与难点] 掌握水溶液中酸碱平衡、有关离子浓度及溶液pH值、缓冲溶液pH值的近似计算,溶解度与溶度积间的相互换算,应用溶度积规则判断沉淀生成、溶解。理解同离子效应、盐效应等影响电离平衡移动的因素。 第一节 强电解质溶液理论 一、离子氛和离子强度 二、活度和活度系数 第二节 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 一、一元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 二、水的离子积和溶液的pH值 三、多元弱酸的解离平衡 四、缓冲溶液 第三节 盐的水解 一、各种盐的水解 二、影响水解的因素 第四节 酸碱理论的发展 一、酸碱质子理论 二、酸碱电子理论 第五节 难溶性强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 一、溶度积和溶解度 二、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 第八章 原子结构 [教学目的] 1、了解核外电子运动的特殊性,会看波函数和电子云的图像。 2、能够按照核外电子排布原理,写出若干常见元素的电子层构型。 3、掌握各类元素电子构型的特征与周期性对应的关系。 4、了解电离能、电子亲合能、电负性等概念的意义及其周期性递变规律。 [教学重点与难点] 理解原于轨道(波函数)和电子云等概念。掌握四个量子数的物理意义和合理取值,能写出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和价电子层构型,从而确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了解原子半径、电离能;电子亲合能和电负性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第一节 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氢原子光谱和玻尔理论 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三、波函数和原子轨道 四、几率密度和电子云 五、波函数的空间图像 六、四个量子数 第二节 核外电子的排布和元素周期系 多电子原子能级 核外电子排布的原则 原子的电子层结构和元素周期系 第三节 元素基本性质的周期性 一、原子半径 二、电离能 三、电子亲合能 元素的电负性 第九章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教学目的] 1、掌握离子键与共价键的基本特征以及它们的区别。 2、学会用杂化轨道理论和VSEPR法处理简单分子的立体结构,了解分子轨道理论。 3、 掌握四种晶体类型特征,特别是质点间作用力、晶体类型与物理性质的关系。 4、掌握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及其对化合物性质的影响。 [教学重点与难点] 掌握离子键的基本含义、离子的特征、晶格能的含义,σ键、π键以及杂化轨道的概念。熟悉杂化轨道类型(sp,sp2,sp3,dsp2,d2sp3,sp3d2 )与分子构型的关系。会用杂化轨道理论和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说明ABn型共价分子和原子团的空间构型。了解分子

文档评论(0)

wumanduo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