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杭州自然地理实习报1.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杭州自然地理实习报1

杭州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杭州西南山区洞穴形成原因及特点 第二批第一实习小组 组长:\ 组员: 杭州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西南山区洞穴形成原因及特点 前言: 自然地理学的学习不能仅局限于课堂,它需要我们每个学者有“离开课堂,走向野外,求质求真”的实践精神,这是由我们地理科学的学科性质所决定的,也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精神。在学校学习地质地貌知识已有一年的时间了,对一些地理现象也有了概念上的了解,为了更好地学习自然地理,使理论联系实际,提高野外识别各种地质现象的本领,我们地理科学系09级全体同学在李老师的带领下,赴杭州进行了为期一个星期的自然地理的野外实习。 实习时间:2011年7月3日——12日 实习单位:地理科学系09级第二批同学 实习地点:杭州市西南山区 实习指导老师: 实习内容:主要观察杭州市西南山区的地质地貌特征,包括岩层产状的判别及测量,一些岩石和矿物的识别,观察西湖复向斜地貌,以及各种地质构造现象。本次实习我们还进行了地质测量、踏勘、描述观测点、填绘地质图、调查路线等工作。 实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实习,使我们了解杭州西南山区主要自然地理现象(地质、地貌、水文、气候、土壤、植物等)的基本特征,分布规律及其成因。通过了解地质、水文、气候、土壤与植被对杭州地貌发育影响,加深和巩固了我们对所学理论的理解和认识。 通过实习,使我们学习掌握地貌野外考察全过程的程序和方法,包括资料收集记录、野外实地观测、标本与样品的采集以及整理资料并完成实习报告等。 通过实习,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培养我们的实践能力。了解掌握有关一些工具(罗盘,地质锤等)的使用原理和方法。并且学会认识地图、绘制地质图,能利用地图寻找路线和观察地的地质构造等。 培养和锻炼学生的体质,及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野外生存的能力,使之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 实习地概况: 杭州市是浙江省省会,地理坐标为东经118°21′—120°30′,北纬29°11′—30°33′,是中国江南最富庶的长江三角洲南翼中心城市和经济中心,浙江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中心。杭州有着江、河、湖、山交融的自然环境,处在丘陵和平原的交接地带,全市丘陵山地占总面积的65.6%,山区多分布于西南,平原占26.4%,位于东部和北部,江、河、湖、水库占8%,南临钱塘江。 杭州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全年平均气温17.5℃,平均相对湿度70.3%,年降水量约1454毫米。地处东亚,濒临太平洋中生代岩浆活动带,岩浆活动颇为频繁,而且具多期,多阶段特点。元古代以来,与各构造旋回相应,出现神功、晋宁、加里东、印支、燕山、喜山六个岩浆活动期,岩浆侵入和火山喷发主要发生于神功、晋宁和燕山期,西南山区岩石以火山岩和石灰岩为主。由于杭州区内地层出露和岩石种类较齐全,地质构造复杂而地貌类型多样,有火山熔岩地貌、岩溶地貌、构造地貌、流水地貌、重力地貌等。 杭州不仅自然地理现象特征显著,人文环境也十分浓厚,西湖更是使杭州有着天堂的美誉,西南山区的名山和各种奇特地貌也丰富了杭州市的旅游资源。 本报告主要就是描述杭州市西南山区的奇特洞穴的形成原因及特点。 正文: 1、洞穴的形成及分类 自然界中存在许多大小不一、构造各异的洞穴,洞穴又称溶洞,是地下水沿着可溶性岩石的层面、节理或断层进行溶蚀和侵蚀而成的地下孔道,当地下水流沿着可溶性岩石的较小裂隙缓慢流动后,在机械侵蚀或崩塌和化学溶蚀的作用下不断扩大为洞穴。中国可溶岩分布面积广大,达340万平方公里,裸露于地表的碳酸盐岩加上覆盖与埋藏于地下的碳酸盐岩,沉积总厚度在一万米以上,几乎分布于各个地质时代,加上多种多样适宜的气候条件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岩溶洞穴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而杭州由于其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区位条件使它拥有面积广阔且较典型的岩溶地貌。 洞穴的形态多种多样,根据剖面形态可分为水平洞穴、垂直洞穴、阶梯状洞穴、袋状洞穴、多层状洞穴等。杭州市西南山区的洞穴归纳起来呈现出两种形式:①水平洞穴,主要发育于浅饱水带内,位于地下水面附近,由地下河和地下水面洞穴演变而来,具有成层分布的特点。随地壳的上升,可变为高于地下水面的干溶洞。(主要分布在平原和低山丘陵区,在中国的华南主要分布于喀斯特峰林及喀斯特峰林-平原区)。②垂直洞穴,常见于渗流带和深饱水带内,由地下水沿陡倾的可溶岩层面或垂直裂隙带发育而成。(多分布于山螟,在中国的华南主要分布在喀斯特峰丛区域,即地壳上升运动比较强烈的山区)。按岩石质地,洞穴一般又分为碳酸盐洞穴、石膏洞、砾岩洞、玄武岩洞、砂岩洞、花岗岩洞等,而杭州市的洞穴主要有碳酸盐洞、砾岩洞、砂岩洞等。按洞穴的形成成因,大致是由流水作用、风化作用、地质作用和生物作用中的某个或者某几个作用共同形成的,杭州的洞穴归纳起来

文档评论(0)

shen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