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环形交叉口通行能力计算式中.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型环形交叉口通行能力计算式中

第五章 道路通行能力分析 2.交织区分类:简单交织区和多重交织区两类。 简单交织区:进出口之间由一条辅助车道连接,出口不再增加车道;通常称为Ⅰ类交织区; 多重交织区:进出口之间由一条辅助车道连接,并且出口增加车道。通常称为Ⅱ类交织区。 Ⅰ类交织区示意图 Ⅱ类交织区示意图 §5-3 交织区与匝道的通行能力 3.交织运行特性 交织区的车流运行关键在于车辆运行的交织操作,它影响到行驶车速、车头时距以及行车安全。 交织长度和交织断面车道数是交织运行效率的2个主要参数。 随交织流量的增加,交织区的运行效率会下降。 交织区流量之和为: Q总=Q01+Q02+Qw1+Qw2 交织流量比: VR =(Qw1+Qw2)/Q总 设:Qw1Qw2,则 交织比:r= Qw1/Qw2 §5-3 交织区与匝道的通行能力 5-3-2 交织区通行能力和速度计算 1.通行能力的计算 交织区的通行能力和运行速度同交织区长度、车道数、交织流量比、总交通量及交织区车道构造等因素有关。 式中: rs —交织区类型修正系数,其中:Ⅰ类交织区rs =0.95,Ⅱ类交织区rs =1.0。 rN —交织区内车道数修正系数; rL —交织区长度修正系数。0.128ln(L)+0.181 rVR —交织流量比修正系数 §5-3 交织区与匝道的通行能力 2.速度的计算 公式表明:交织区运行速度同交织区长度、车道数正相关,与交织流量比、总交通量负相关。 式中: SW —交织车辆的平均行驶速度 SnW —非交织车辆的平均行驶速度 VR — 交通量比值, V — 交织区内总流量 N — 交织区内车道总数 L —交织区段长度 §5-3 交织区与匝道的通行能力 3.交织区段服务水平 评价交织区运行质量的因素有密度、流速和流率,但最重要的是行车密度和V/C。 §5-3 交织区与匝道的通行能力 5-3-3 匝道的通行能力 1. 匝道的定义:是联系不同高程上两条交叉线路、供两线路车辆实现方向转换的连接道路。一般有一个入口和一个出口,由于线形变化较大且常有纵坡和小半径的转弯,故通行能力较正常路段要低。 2.匝道的形式、类型 基本形式:右转、左转 特殊形式:定向 对角线 单向单车道 单向双车道 3.运行特征:有出入口车辆的运行及其在匝道上的运行,包括分流、合流、交织运行,亦有加速、减速运行,上坡、下坡,小曲线甚至反向曲线的运行。单向单车道匝道不允许超车。 §5-3 交织区与匝道的通行能力 4.匝道的通行能力计算 1) 实际条件下,自由流速度FV的可按下式计算: FV0—按匝道转弯半径计算的行车速度(km/h); FFVW—行车宽度修正系数( km/h ); FFVV—视距修正系数( km/h ); FFVSL—纵坡修正系数( km/h ); FFVS—分隔带修正系数( km/h ); FFVUD—驶入道路修正系数( km/h )。 式中: §5-3 交织区与匝道的通行能力 2) 按匝道转弯半径计算的行车速度FV0 利用线性设计的基本公式: R —匝道最小曲率半径(m); i —匝道最大超高横坡度(% ); μ—最大侧向力系数,一般采用0.12。 式中: 3)匝道通行能力计算 §5-3 交织区与匝道的通行能力 式中: C—一条匝道通行能力; C0—匝道基本通行能力(查表5-33) ; CW—宽度修正系数(查表5-34) ; CH—大型车混入修正系数,即:fHV。 合流 两股分开的车流运行于同一方向,合并成一股车流的过程; 分流 一股单独的交通流分成两股或多股车流; 合流、分流部分的通行能力是指高速公路与匝道连接部分的通行能力。 5-3-4 匝道与主线连接处的通行能力 合流、分流、交织示意图 §5-3 交织区与匝道的通行能力 高速公路组成和影响范围 §5-3 交织区与匝道的通行能力 匝道交通量Vr 驶入匝道上游主路单向交通量Vf’ 主路单向最大交通量Vf 与相邻上游和(或)下游匝道的距离Du、Dd 相邻上游和(或)下游匝道的交通量Vu、Vd 匝道型式(驶入还是驶出、在连接处的匝道车道数等) 合、分流点通行能力的相关因素分析: 一般分析计算连接处通行能力时,要分析三个关键交通量: 汇合交通量Vm:用于驶入匝道 分离交通量Vd:用于驶出匝道 主线交通量Vf:用于任何汇合或分离点 §5-3 交织区与匝道的通行能力 合流部分的通行能力: V1=136+0.345Vf-0.115Vr 式中:V1—高速公路外侧车道交通量 Vf—高速公路总交通量

文档评论(0)

zhuw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