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Cu-Mo复合材料微结构与性能研究
第46 卷 第2 期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Vol.46, No.2
2017 年 2 月 RARE METAL MATERIALS AND ENGINEERING February 2017
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Cu-Mo 复合材料微结构与
性能研究
1 2 1 1 1
李 晓 ,宋广平 ,楼白杨 ,吴继文 ,徐 斌
( 1. 浙江工业大学,浙江 杭州 310014)
(2. 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摘 要:采用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EB-PVD )制备了纳米钼颗粒弥散强化铜基复合材料(Mo 体积含量为 2.5%~10.8% ),
对其材料微观结构、钼含量和硬度、电阻率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u-Mo 复合材料中铜基体由柱状晶铜组成,
Mo 颗粒平均直径为2.4~8.1 nm ;随着钼含量增加,铜基体柱状晶宽度逐渐减小,Mo 颗粒平均直径逐渐增加,硬度、
电阻率逐渐增加;EB-PVD 制备的Cu-Mo 复合材料主要强化机制为Orowan 机制。
关键词:EB-PVD; 强化机制;纳米弥散;铜基复合材料
中图法分类号:TG 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 185X(2017)02-0456-05
纳米颗粒增强铜基复合材料是一类重要的复合材 本实验采用EB-PVD 工艺制备了不铜钼含量(体积含
料,由于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电性能和高温稳定性, 量为 2.5%~10.8% )的铜基复合材料,对其微观结构、
在焊接电极、电触头和集流器等方面存在广泛的应 导电性能和机械性能进行研究。
[1-3]
用 。此类材料中弥散相主要包括氧化物、碳化物和
[4-6] 1 实 验
难熔金属(如钨、钼等)3 种 。由于钼具有低的电
阻率和良好的润湿性,本研究中选钼为增强体。目前 沉积实验在 Gekont 公司的 L-5 型 EB-PVD 上完
纳米钼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主要为机械合金 成,具体实验布置如图 1 所示,基板采用尺寸430 mm
[7]
化工艺 。它是利用高能球磨将几乎不互溶的铜、钼2 ×405 mm ×0.5 mm 的不锈钢,钼锭料尺寸为 Φ98.5
种元素制成过饱和固溶体,在后序工艺中利用钼的析 mm ×50 mm,铜锭料尺寸为Φ98.5 mm ×50 mm,锭
出获得弥散强化的铜基复合材料。此工艺存在工序多, 料与基板之间的距离为420 mm ,沉积过程中基板温度
工艺控制要求严格,成本高的问题。电子束物理气相 保持在650 ±50 ℃,真空度保持在5 ×10-3 Pa ,沉积
沉积工艺(EB-PVD) 是一种以电子束为热源加热原材 时间为30 min ,沉积完成后在650 ℃下保温30 min 。
料,通过蒸发,沉积,分离获得产品或半成品的先进 为了能顺利分离沉积的板材,在正式沉积之前先沉积
[8,9]
技术。它具有许多优点 :沉积速率高,金属和合金 一层约 15 μm 厚的 CaF 。按图 1 所示,沿宽度方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