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密度对偏顶蛤浮游幼虫生长与成活率的影响.pdfVIP

培育密度对偏顶蛤浮游幼虫生长与成活率的影响.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培育密度对偏顶蛤浮游幼虫生长与成活率的影响.pdf

《河北渔业》2016年第4期(总第268期) o研究与探讨 DOI:1 004—6755.2016.04.001 0.3969/j.1ssn.1 培育密度对偏顶蛤浮游幼虫生长与成活率的影响 杨慧花,李石磊,刘忠颖,刘卫东,王 超,林杉杉,李大成,刘思昱,王庆志 (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辽宁省海洋环境监测总站,辽宁大连儿6023) 摘 要:通过不同密度偏顶蛤浮游幼虫培育试验,研究了培育密度对偏顶蛤浮游幼虫生长和存活的影响。实 平均日生长速度依次为5.5pm,5.3肛m,5.2pm,4.opm,3.6pm,成活率依次为71.3%,70.5%,69.1%, 56.o%,48.o%。综合分析认为,在偏顶蛤人工育苗生产实践中,浮游幼虫密度8个/mI。左右较为适宜。 关键词:偏顶蛤;浮游幼虫;密度;日生长;成活率 偏顶蛤(Modioz“smodioz“s)隶属于软体动 物门(Mollusca),瓣鳃纲(Lamellibranchia),贻贝(43.36±5.22)%。 目(Mytioida),壳菜蛤科(Mytilidea),偏顶蛤属, 1.2产卵孵化 俗称毛海红,是黄海北部的土著种,其个体较大 当年9月21日自然产卵,孵化水温19℃,每 肉肥厚,为人们喜食[1]。偏顶蛤与紫贻贝同科 小时人工用翻水器搅拌一次,至担轮幼虫微量充 不同属,但其资源量并不丰富,大连地区市场价 氧。经40h孵化至D型幼虫,孵化率约80%,D 格是紫贻贝的7—8倍,这暗示着其繁殖和发育 型幼虫平均壳长为105肚m。 过程中可能存在着某种制约因素。截止到目 1.3饵料投喂 前,偏顶蛤人工育苗技术还未成熟,苗种及成贝 饵料主要采用湛江叉鞭金藻,进入壳顶幼虫 均来自自然,因此有必要在研究其繁殖和生长 开始投喂扁藻,按5:1的比例混合投喂,投饵密度 习性的基础上形成并完善该品种人工育苗工 艺。近年来,我国学者对偏顶蛤的营养成分r2]、 mL·d,日投饵3次。 性腺发育周期口]、个体发育H3以及生态因子对 1.4幼虫培育密度 其幼虫和成体生长存活的影响¨_61等方面进行 试验所用容器为容积100L聚乙烯桶。幼虫 了一些研究,而培育密度对偏顶蛤浮游幼虫生 8 培育密度设为5个梯度组,分别为3个/mL(1 长与成活率的影响还未见报道。笔者于2015 8~9 ~3‘)、5个/mL(47~6。)、8个/mL(78)、 年9月在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育种中心 进行了相关试验,以期为偏顶蛤工厂化人工育 10个/mL(10#~125)、12个/mL(13。~158), 苗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每个梯度组设3个平行对照组。 1.5 日常管理 1材料与方法 每日换水2次,每次1/2,24h连续微量充 1.1 种贝采捕 氧。试验期间水温保持在19℃(±0.2℃),盐度 种贝采用大连长海县海洋岛自然海域成熟无 33‰,每2天随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