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课件02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一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
材料一:1918年夏天,苏维埃已被战火包围,红旗只在1/4的国土上飘扬,全国3/5的人口在反革命势力控制之下,即使在苏维埃政权管辖的地区,反革命恐怖和破坏活动也十分猖獗,8月30日,恐怖分子刺杀了彼得格勒肃反委员会主席乌里茨基。同一天在莫斯科又谋刺列宁,列宁身受重伤。
材料二:俄国的经济情况极为糟糕,重要的粮食、燃料和原料产地均被敌人夺走,生活必需品严重匮乏,以至城市人口每两天才领到1/8磅面包。
材料三:1918年5月,5万多人的捷克斯洛伐克军团在协约国的支持下发动叛乱。1919年开始,协约国发动3次大规模武装进攻;1919年3月,西伯利亚的前沙皇俄国海军上将高尔察克在英国支持下向红军发动进攻;1919年夏到1920年初,以前沙皇将军邓尼金指挥的白军为主,英法等国派军队参战,从南方向莫斯科发动进攻;1920年4月,协约国怂恿波兰军队进攻苏俄。
*50,000 捷克斯洛伐克
*28,000 日本
*15,500 美国
*12,000 波兰
*4,000 加拿大
*4,000 塞尔维亚
*4,000 罗马尼亚
*2,000 意大利
*1,600 英国
*760 法国
三年国内战争的协约国干涉军:
外部干涉;国内叛乱
苏维埃政权面临危机
非常政策:1918年,苏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
克服危机,巩固政权
思考:这一政策的最初目的?
背景
项目
主要内容
农业政策
工业政策
贸易政策
分配制度
劳动方面
余粮收集制。无偿征收农民余粮,由国家实行对粮食的垄断政策,不允许私人买卖
推行工业国有化。将大中小企业全部收归国有;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取消自由贸易
实行配给制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
普遍劳动义务制。保证前线和工厂需要
材料一: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不仅是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途径。”
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当时采取这种政策除了战争的需要,还有什么目的?
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
材料二: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
材料二中的流传说明了什么?
思考:你认为苏联能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吗?
提示: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原理角度。
延伸: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有没有事例也违背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辩证原理的?
提示:太平天国运动;人民公社化
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
—《列宁选集》
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
“非常时期”
严峻的形势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非常政策”
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评价:
积极作用:
失误:
① 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 财力、物力,保障军事上的胜利,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②为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一种尝试。
实行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弊病和错误:①对国家经济造成不利影响,②并非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一些措施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严重损害了农民和工人的利益,使工农联盟濒于瓦解
实质:苏俄在战争逼迫的特定环境下采取的军事性非常措施。
材料一:4年世界大战和3年国内战争,整个国家满目疮痍,1920年国民收入只有40亿卢布,比1917年还少70亿;工业总产值只及1913年的14%,其中钢和生铁的产量只及1913年的5%和3%,煤也只有1/3;谷物总产量比1913年减产1/3。全国陷入一片饥荒,人民连基本的面包和衣服都得不到满足。此时1920--1921年苏俄又遭遇了大旱灾。粮食极端匮乏,原料能源缺少,工厂也无法开工。
战争和灾害使经济遭受严重破坏,濒临崩溃
材料一说明了什么?
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材料二:国内战争结束后,余粮收集制非但没有取消,反而强化了,1920—1921年度的粮食收购量却翻了一番,而农民获得的代价仅是一些贬值99.5%的“彩色纸片”。这种越来越严厉的无偿征购,农民已不堪忍受,农民的不满演变为农民暴动的事件。
材料三:而工人因生活条件的恶化也日益不满。1921年春,在彼得格勒、莫斯科等城市发生了工人罢工和抗议游行。更为严重的是,2月28日发生了喀琅施塔得水兵叛乱,他们抛出了“贸易自由”“拥护不要共产党人参加的苏维埃”。参加叛乱的水兵大部分来自农村,他们的情绪反映了农民是何等的不满。
19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