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对水稻群体生理生态特性影响的研究
沈阳农业人学坝I.学位论义
捅 斐
目前,水稻高产研究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提高产量不但要有好的品
种,而且随着产量水平的提高,改善群体结构和群体生态环境,特别是改善
群体生育后期生态环境,已愈加引起人们的重视,成为高产育种和栽培的一
个重要方面。本试验选用株高和生育期相近的典型直立穗型品种沈农265和
弯曲穗型品种沈农糯稻为试材,研究两个不同穗型品种在不同行向上对环境
因子的利用’隋况以及对产量的影响,较详细的分析了不同穗型品种间生理生
态的差异和行向对其的影响,以期找到最佳处理方式,为水稻超高产提供理
论基础。研究结果如下:
行向对不同品种产量差异不显著,但行向、品种对穗粒结构有很大影响。
品种对一次枝梗实粒数、一次枝梗千粒重、二次枝梗数、二次枝梗千粒重、
二次枝梗实粒数的影响达显著水平;行向对一次枝梗实粒数、每穗粒数的影
响达显著水平:品种行向互作对一次枝梗数,一次枝梗实粒数的影响达显著
水平。弯曲穗型东西行向产量最高。
行向间茎蘖数差异不明显,前期南北行向稍高,后期东西行向稍高:穗
型问差异主要在后期,弯曲穗型比直立穗型多,前期差异不明显,但直立穗
型稍高于弯曲穗型。弯曲穗型品种有效穗数大于直立穗型品种。从变异系数
来看,直立穗型品种南北行向分布比较合理,其次是弯曲穗型品种东西行向。
干物质积累方面,弯曲穗型在分蘖期和齐穗期干物质积累比直立穗型多。
在灌浆中期和成熟期直立穗型品种的干物质积累高于弯曲穗型,分蘖期和齐
穗期行向间干物质积累的差异不大,南北行向稍高于东区行向,灌浆期东西
行向比南北行向高,成熟期差异缩小,但仍然是东西行向高于南北行向。
品种间叶绿素含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直立穗型品种比弯曲穗型品种含
量高,尤其剑叶和倒二叶孕穗期达到极显著水平,而且直立穗型品种叶绿素
含量下降比较慢,延缓了群体的衰老,生育后期两品种问叶绿素含量的差异
非常明显。不同行向叶绿素差异不显著,但东西行向含量较高,且生育后期
叶下降速度比较慢,保持了叶片的活力。剑叶叶绿素含量与产量的关系最为
密切,灌浆期和成熟期其含量与产量的相关系数比较大,其次为倒二叶.再
次倒三叶。
行向间株高差异不显著,穗型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直立穗型品种上三
叶比弯曲穗型品种高,东西行向上三叶比南北行向高,
不同生育时期宜立穗型群体温度均高于弯曲穗型群体,南北行向高于东
西行向,温度稍高有利于缓解北方稻区秋季低温的影响,延缓群体衰老。不
同群体湿度差异不显著,但南北行向比东西行向湿度高,弯曲穗型比直立穗
型高。风速差异主要表现在穗型上,直立穗型群体通风效果比弯曲穗型群体
好。就光照而言直立穗型群体比弯曲穗型群体受光条件好,南北行向比东西
行向好,差异随太阳高度角增大而增大,且距地面70cm冠层处差异最大。
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处理光照情况差异不显著。单从受光情况来看,两穗型
品种均适宜南北行向种植。
距地面70cm冠层反射差异主要表现在行向上,南北行向比东西行向反
射多,直立穗型群体比弯曲穗型群体反射多,并且差异随着太阳高度角的增
大面增大。在90cm处和群体上界,反射差异主要决定于穗型.弯曲穗型群
体反射比直立穗型群体反射多,南北行向比东西行向多。
关键词:水稻;穗型:行向;生理生态;环境因子;产量
沈刚农业_^掌坝1’竿位论义
日IJ 西
水稻是世界上播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小麦的主要作物,在中国种植面
积最大,产量最多。我国水稻面积约占世界水稻面积的23%,仅次于印度,
2003年增产10.6%。中国有~半以上的人口以大米为口粮,水稻的种植面积
和产量约占我国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的30%和40%,所似水稻在中国具有重
/
要的战略地位。近年来我国的水稻种植面积稳中有降,但2004年有恢复性
增长,单产稳中有升。
粮食问题日趋严重,人口众多,土地资源不足,以及水资源的严重危机,
使我国水稻生产面临巨大的挑战,提高水稻单产是解决未来人口粮食问题的
关键。
一、 水稻株型和穗型研究
(一)株型研究
水稻单产已经经历了矮化育种和杂交稻育种两次巨大飞跃,如今正面临
第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