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学实习.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震学实习

地震学实习调研报告报告单位:地物1102第四小组报告人祝 林 张一彪芳侯 唐发张子邱燕吴东一侯  姗2015年4月一、前言地震学是地球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研究天然地震,也研究某些人为的或自然因素所造成的(如地下爆炸、岩浆冲击、岩洞塌陷等)地的震动。这门科学首先是人类企图逃避或抗御地震灾害而发展起来的。早期的工作着重于地震破坏的描述和地震的地理分布,到了20世纪才发现由地震所发出的地震波动却是揭露地下情况最有效的工具。在地震波的利用方面,地震学已经发展到相当成熟的阶段。现代地震学不仅服务于地震灾害的防御,而且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中也是一门极重要的应用科学。本次地震学实习调研通过对地震数据的简单处理、地震仪器的初步辨别、地震软件的基本应用三个部分来达到实习目的。调研报告也分别从实习调研的作业来分别书面陈述。二、实习作业(一)地震数据下载及分析根据实习内容要求,我们从国外网站上下载地震数据。完成过程可以为两种。一种为在Linux平台上利用ftp进行下载地震seed文件。第二种为直接呈现,保存为txt格式。1、最近一个月发生的6级以上地震5个如下:Date and Time(UTC)LatLonMagDepthLocation Map2/27/2015 13:45-7.29122.537552FLORES SEA3/23/2015 4:51-18.38-69.156.4121NORTHERN CHILE3/18/2015 18:27-36.1-73.636.210NEAR COAST OF CENTRAL CHILE3/17/2015 22:121.66126.496.246NORTHERN MOLUCCA SEA3/10/2015 20:556.77-736.2158NORTHERN COLOMBIA3/3/2015 10:37-0.7798.666.128SOUTHERN SUMATERA, INDONESIA3/7/2015 22:18-6.53151.74622NEW BRITAIN REGION, P.N.G.2、编写Matlab程序绘制全球地震台站分布图,以及中国在IRIS共享台站的分布图。全球地震台站分布图如下:中国在IRIS共享台站的分布图如下:3、绘制从1990-2014年12月1日以来,全球5-6级、6-7级、7-8级、8-10级地震分布图,说明地震分布规律并解释原因。全球5-6级地震分布图全球6-7级地震分布图全球7-8级地震分布图全球8-10级地震分布图根据以上全球地震分布图,可以发现,地震主要发生于板块边界处。地震的分布规律和成因,可以分别讨论如下:(1)沿着大洋中脊、转换断层、俯冲带(贝尼奥夫带)、大陆裂谷、地缝合线分布。(2)世界上的中、深源地震,特别是深源地震,主要分布于俯冲带倾向大陆的一侧。(3)发生于大洋中脊、大陆裂谷的地震主要由拉张所产生;发生于转换断层带的地震主要由扭错所产生;发生于俯冲带、地缝合线的地震主要由挤压、逆掩所产生,但发生于海沟附近的地震有许多是因张裂形成。(4)板块内部地震较少。(二)地震目录及国内外最新地震1、从网站中找出2014年全球发生5级以上地震的列表,并用Matlab进行地震分布绘图。地震分布绘图如下:2、从网站中找出2014年全球发生在200km以下地震的列表,并用Matlab进行地震分布绘图。地震分布图如下:3、针对上述两幅图的结果进行描述,得出结论,并结合已学地震学知识解释结果产生的原因。5级以上地震分布图可以看出,地震属于多发。但根据数据分析,真正高于5级的地震并不在多数。200km以下的地震数据不如5级以上地震数量多,但二者最明显的区别是发生区域的不同。200km以下的地震主要发生于华北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属于中深源地震。可以看出:(1)世界上的中、深源地震,特别是深源地震,主要分布于俯冲带倾向大陆的一侧。(2)地震主要沿板块边缘分布,其中发生于大洋中脊、大陆裂谷的地震主要由拉张所产生;发生于转换断层带的地震主要由扭错所产生;发生于俯冲带、地缝合线的地震主要由挤压、逆掩所产生,但发生于海沟附近的地震有许多是因张裂形成。(三)地震震源特征1、从网站中分别找出3个典型的正断层型、逆断层性、走滑型、倾滑型震源机制。正断层型如下:010576A PERU Date: 1976/ 1/ 5 Centroid Time: 2:31:44.7 GMTLat= -13.42 Lon= -75.14 Depth=

文档评论(0)

aena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