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涂料工艺浓缩精华笔记(第九章)
第九章 新型含硅高分子
近二十多年来发展起来的含硅高分子有:以硅-硅为主链的聚硅烷;以硅-碳为
主链的聚碳硅烷;以硅-氮为主链的聚硅氮烷。这些高分子有其特殊的性能,可
用作陶瓷先驱体,制作耐高温纤维,耐高温涂层;用作光学材料,制作光致抗蚀
剂,液晶材料;用作烯烃聚合引发剂等。我们重点介绍用于 C/C 复合材料抗氧
化的含硅高分子。
第一节 C/C 复合材料的抗氧化研究
C/C 复合材料是复合材料的一种,其增强相、基体相分别为碳纤维与碳,碳基体
可以是树脂碳、沉积碳或两者的结合,是一种全碳质的非均相材料。
C/C 复合材料具有一些特异的性质:
1) 密度小(2.0g/cm-3 ),仅为高温镍基合金的 1/4,陶瓷材料的 1/2。
2) 高温性能极佳,且随温度升高(可达2200 ℃),其强度不仅不降低,甚
至比室温还高,这一独特性能是其他材料如金属材料、树脂基复合材料、金
属基复合材料、陶瓷材料等所无法比拟的。
3) 抗烧蚀性能良好,烧蚀均匀,可以达到高于3000℃的高温,运用于短时
间烧蚀的环境中,如航天工业使用的火箭发动机喷管、喉衬等,具有无与伦
比的优越性。
4) 耐摩擦磨损性能优异,其摩擦系数小、性能稳定,是各种耐磨和摩擦部
件的最佳候选材料。
5) 具有其他复合材料的特征,如高强度、高模量、高疲劳强度和蠕变性能
等。
图9.1 上海大学复合材料中心生产的 C/C
复合材料喉衬和头锥
75
一、C/C 复合材料的氧化弱区 带格式的: 标题 3, 左, 行
距: 多倍行距 1.3 字行
虽然 C/C 复合材料是目前最耐高温的材料(约达到 2300K ),但 C/C 复合材料在
400℃即开始氧化,在 450~500℃氧化严重,甚至在低的氧分压下也可与 H2O,
O ,CO ,CO 等氧化性气氛反应,而产生失重,进而引起材料尺寸的变化,还会
2 2
破坏纤维使其力学性能下降而影响其增强效果。这对于导弹喉衬和端头帽材料和
其他的热结构件极为有害,如对于导弹喉衬和端头帽由于氧化而引起的材料尺寸
变化会影响导弹的推力和射程及命中度,所以各国对解决 C/C复合材料的氧化问
题极为重视,也是目前 C/C复合材料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1.纤维/基体界面:
微观分析表明碳纤维的表面不是光滑的而是微观上呈沿轴向的沟槽或阶梯沟槽
状形态。以CVI工艺为例,在此工艺中热解碳在纤维表面沉积优先沉积于这些表
面活性大的台阶处,形成强键合,而在沟槽内凹处形成弱键合,在随后的 2000~
3000℃的高温处理过程中这些弱结合处易于断键而形成孔隙,成为氧化气氛的扩
散通道。即纤维/基体界面是氧化的敏感区域,因为纤维和基体具有不同的热膨
胀系数,则在热处理后的冷却过程中在纤维/基体界面处产生裂纹,从而形成氧
化气氛的扩散通道。
图9.2 C/C复合材料氧化前后的电镜照片
2.不同的沉积碳组织的氧化:
沉积碳一般按偏光显微镜所观察的结果分为光滑层(SL),粗糙层(RL)和各向
同性层(ISO)。其中 SL 层各向异性度较 ISO 和 RL 层大,更易于氧化。而 RL 层
的综合性能好,石墨化速率高,但因为工艺条件难于控制往往得到的是混合型组
织。
3.增强体结构对C/C复合材料的影响:
增强体结构不仅对 C/C 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有影响还对其氧化行为有影响,在文
献中证明了不同的增强体结构(碳毡和碳布)的氧化行为。因为碳毡和碳布的孔
76
隙大小和分布不同,从而影响其内表面积,进而影响气体的吸附行为,因此影响
其氧化顺序。只有通过细致研究纤维排布结构及后续处理工艺对 C/C复合材料氧
化行为的影响,才能优化结构和工艺。
4.碳纤维的杂质对 C/C复合材料的影响:
碳纤维含约 0.01~0.1%的 Mo、V、O、N、Cr、Na、Ca 等杂质,是由生产碳纤维
原丝时带入,或由于浸渍沥青和树脂时引入,即使经高温处理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