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八下第三单元建设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国共产党几十年的历史中留下了一个个光辉的足迹。据此回答: 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共成立于何时何地?(2分) ⑵中共七大把什么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2分) 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做了怎样的规定?(2分)这次大会有何意义?(2分) ⑷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说明了中国共产党是什么性质的政党?(2分) 20世纪是中国发生巨大变化的100年。在这百年中,中国人民“醒过来了”,“站起来了”,“富起来了”。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为使中国人民“醒过来”,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资产阶级在救亡图存道路上进行了哪三次有益的探索?(3分)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2)为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开创了一条中国式的革命道路。这条革命道路的内容以及在这条道路上迈出的第一步各是什么?(2分)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3)领导中国人民“富起来”的是谁?为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在他领导下农村进行了怎样的改革?有什么意义?(3分) 邓小平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使农村经济获得迅速发展。 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党自涎生之日起就勇敢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复兴之路》,追溯了中华民族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 (1)回顾历史:同学们认为:中华民族一百多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的历史,关键是1949年的“中国新生”和1978年的“伟大转折”,实现国家的独立和富强。请你说出开启这两个阶段的历史事件。(2分) 开国大典(或新中国成立)。十一届三中全会。 (2)总结成就: “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莲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引自《复兴之路》解说词)。你知道书写“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的总没计师是谁吗?(1分)20世纪的最后20年,他领导中国人民对民族复兴之路进行过哪些探索?(至少回答两点)(2分) 某历史学习兴趣小组以“以中华民国复兴”为主题绘制了一张历史轴图(见下图5)。观察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请回答: (1)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在复兴之路上迈上的一个重要台阶。这场革命使中国杜会发生了历史性巨变,这里的“历史性巨变”主要指什么?(2分) (2)中华民族近百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的历史,关健是“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和富强。“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析”对中国社会发展分别产生了怎样的重大影响? ( 6 分) (3)概括指出在复兴之路上做出巨大贡献的三位伟人的共同优秀品质。(2 分) 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了中国社会最近三十年“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基调。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指导思想是 A.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一国两制”的构想???????????????? D.三个代表思想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一直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而不懈地奋斗。中共八大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共同点是 A.实现国家工业化 B.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实行改革开放 D.确定经济建设为党的中心工作 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设置的,作为龙头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地区经济新飞跃的是( ) A.山东半岛开放区 B.珠江三角洲 C.上海浦东新区 D.广东沿海开放区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提高农村生产力,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采取的正确措施有 ①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该改革法》 ②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邓小平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与毛泽东开创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两者最重要的相同点是 A.坚持走群众路线 B.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C.从中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D.借鉴苏联的成功经验 1982年,中共中央发出的第一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或大包干都是社会主义生产责任制。该“一号文件”着眼于( ) A.改革农村生产关系 B.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 C.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D.建立社会主义生产经济体制 河北省一位普通农民从1959年开始到现在,坚持每天写日记,用自己亲身体验,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