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构建共有精神家园——以云南实践为例.pdf
2016.11 学 术 探 索 2016 年11 月
No.11,2016 2016
Academic Exploration Nov.,
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构建共有精神家园
———以云南实践为例
林 艺,高 霖
(云南大学 文化发展研究院,云南 昆明 650091)
摘要:民族团结进步是国家稳定繁荣的基础,共有精神家园则是民族社会一体强国的目标指向。对此,探讨多民
族在文化上的“互嵌”与“精神家园”是其发展中一个可圈的亮点。文化“互嵌”所形成的社会结构肌理,对我国各
民族和谐共处的影响极大。云南属中国多民族集聚的代表性地区,被中央定位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有其
主观和客观的因素。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思维逻辑和具体实践分析各民族文化权利的诉求,探讨文化“互
嵌”中共同的价值认同和其特殊的文化互补性,对于党中央和国务院要求多民族地区要“构建共有精神家园,推
进民族团结进步”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关键词:民族文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互嵌;精神家园
中图分类号:G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6)11-0125-07
我国拥有56 个民族,是世界上最为特殊的 族共同享有的精神家园———彼此尊重、和睦相
多民族国家,著名社会学、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 处、团结奋进、共同发展。
曾将我国民族格局形容为“多元一体”,形象地反 综观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各民族文化与经
映了我国多民族在同一国家之下,共性中蕴含个 济的“互嵌”,利益共享,团结和谐与进步的生境
性,各民族之间相互包容、共同进步的民族格局。 从古至今比比即是,用“共有精神”探讨美丽家园
我国各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经历了漫长 的构建,是一种新的尝试。通过“文化”即是“精
的、复杂的过程,这是两千多年来民族迁徙、流动 神”的表达,“境界”则是“家园”的写照,用现代
的历史结果,也是我国古代各民族在交往互动过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思维逻辑探讨民族群众基
程中民族融合的产物。 本文化权益的诉求,并唤起各少数民族民众自身
多样的民族带来了多元的文化,多元文化涵 对文化自醒、自发、自信的自觉参与,是当今促进
盖了民族族群社区各自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 民族团结、共同进步,进而保证国家民族地区社
生产方式。多元意味着不同,不同潜存着差异, 会稳定与发展,国家繁荣富强的重要方式之一。
[1]
差异是引起矛盾的导火索,所谓“文明的冲突”
一、“共有精神家园”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关系
即是文化的冲突,是价值理念的不容,抑或是赤
裸裸的对撞。历史上,少数民族内迁和汉民族向 所谓精神家园,即为人类心灵得以寄托的
外辐射如同民族分布格局形成过程中的两条主 地方。国际社会如此,国家单元亦如此。以56
线,这两条主线相互交织、共同作用,致使各民族 个民族组成的中华民族既是一个多元的文化共
之间频繁接触、密切往来、彼此渗透、相互融合, 同体,也是一个利益的共同体,是一个“筋连着
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族关系;中原大 骨,骨粘着肉”血浓于水的民族主权国家。国家
地的儒道文化、异域外来的宗教文化与边疆民族 的繁荣,人民的福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深层搅拌桩截渗墙在沂河治理工程中的应用.pdf
- 深层搅拌防渗墙施工技术在中小河流治理工程中的应用.pdf
- 深层水泥搅拌桩在桥台软弱地基处理工程中的应用.pdf
- 深浅孔梯次控制爆破在三峡库区聚集坊大桥桥头崩塌危岩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pdf
- 清代“医学署”初探.pdf
- 清代冰上运动文化研究.pdf
- 清代医籍《医学传灯》临床用药配伍规律的文献研究.pdf
- 清代海上丝路漆器文化外溢贸易、想象与环流.pdf
- 清官文化的辩证解读.pdf
- 清末民初云南名医余道善著作《医学通灵》评析.pdf
- 基于SPC的供水管道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理论、实践与创新.docx
- 苍凉笔触下的人性凝视:论张爱玲小说的人性书写.docx
- 论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制度的构建与完善.docx
- 双层石墨烯边界态对电导与谷极化的影响机制及应用前景探究.docx
-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心城市网络:建模解析与结构洞察.docx
- 农村信用社竞争力剖析与战略抉择:以A县农村信用社为样本的深度研究.docx
- 调节对人眼散光的影响:机制、规律与临床意义探究.docx
- 从传统到消费:中国武术的时代转型与融合发展.docx
- 探秘GlyRS:上游激酶的鉴定与激酶活性的深度解析.docx
- 平行式双水翼潮流能发电系统:能量转换机制与动态特性解析.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