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渗透岩性气藏含水特征分析与测井识别技术_以苏里格气田为例.doc.doc

低渗透岩性气藏含水特征分析与测井识别技术_以苏里格气田为例.doc.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低渗透岩性气藏含水特征分析与测井识别技术_以苏里格气田为例.doc

低渗透岩性气藏含水特征分析与测井识别技术 ———以苏里格气田为例 石玉江1 ,2 ,3 杨小明1 ,2 张海涛1 ,2 ,3 刘天定1 ,2 1 . 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 2 .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 3 .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石玉江等 . 低渗透岩性气藏含水特征分析与测井识别技术 ———以苏里格气田为例 . 天然气工业 ,2011 ,31 (2) :25228 . 摘 要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地区上古生界发育低渗透砂岩岩性气藏 。随着苏里格气田勘探向北部 、西部的拓展 ,在 大面积含气背景下 ,部分井 、层出现不同程度的产水 ,出水井产水量大小 、含水特征各异 ,平面分布规律复杂 ,影响了单井产 量的提高和储量评价工作 。为此 ,以苏里格气田为例 ,从低渗透岩性气藏成藏机理出发 ,分析了气藏充注不充分的条件下 低渗透岩性气藏的含水特征 ,结合储层微观 、宏观非均质特征 ,明确了束缚水 、层间水和滞留水 3 种地层水赋存状态 ,分析 了其测井响应特征及识别方法 ,结合试气工艺方案的优化 ,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气层改造措施 ,以期达到控水增气的目的 。 关键词 苏里格气田 低渗透油气藏 岩性气藏 地层水 非均质性 测井 解释 控水增产 DO I :10 . 3787/ j . i ssn. 100020976 . 2011 . 02 . 006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西区 (以下简称研究区) 局部岩性气藏近几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产水现象 ,制 约了单井产量的提高和气藏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已经 影响到该区上古生界天然气的勘探[ 122 ] 。 1 气层含水特征分析 1 . 1 出水井特征 如图 1 所示 ,研究区内苏 173 井盒 8 段气层 1 和 气层 2 射孔段分别为3 612 . 0~3 614 . 0 m 、3 642 . 0~ 3 644 . 0 m ,两段分压合求 ,试气获井口产量 1. 883 8 × 104 m3 / d ,产水13. 0 m3 / d 。研究区试气出水井基本都呈 现出高阻的特征 ,给测井识别气 、水层带来了很大困难 。 1 . 2 地层水的形成机理 研究区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复杂 ,储层产水与储层 孔隙结构关系密切 。二叠系盒 8 段 、山 1 段低渗透砂 岩气藏为高压充注成藏 ,成藏后气 、水分布主要受储层 毛细管力与气体向上浮力的共同控制 ( 图 2 ) ,下面用 数学方法计算研究区储层毛细管力 ( pcR ) 、天然气向上 浮力 ( pgr ) 。储层毛细管力为 : 为孔喉半径 ,???究区取值 0 . 05~0 . 6 μm 。 根据式 (1) 计算研究区地层条件下储层毛细管力 主要分布在 0 . 15~2 . 0 M Pa 之间 。 天然气向上浮力 ( 图 22b) 在储层中的大小与气柱 连续高度和气 、水密度差成正比 。计算公式如下 : H (ρw - ρg ) g (2) pgr = 式中 H 为气藏高度 ,m ;ρw 为地层条件下地层水密度 , 研究区取值为 0 . 96 ×103 kg/ m3 ;ρg 为地层条件下气 体密度 ,研究区取值为 0 . 16 ×103 kg/ m3 。 研究区区域构造平缓 ,通过对大量盒 8 段 、山 1 段 气藏剖面统计 ,渗透性好 、横向连通好的气层连续高度 主要分布在 10 ~ 35 m ,一般不超过 40 m 。根据上述 公式计算得研究区盒 8 段 、山 1 段气藏天然气向上浮 力介于 0 . 08~0 . 28 M Pa 。 上述计算结果对比表明 ,对于研究区含水储层 ,气 体向上浮力 (0 . 08 ~0 . 28 M Pa) 难以有效地克服储层 毛细管阻力 (0 . 15~2 . 0 M Pa) (图 3) ;研究区地层水的 分布受毛细管力影响较大 ,不同物性及孔隙结构的储 层 ,成藏后气 、水在纵向上分布各异 。 1 . 3 地层水赋存状态分类 1 . 3 . 1 储层微孔隙发育造成的高束缚水 这类储层主要是由于岩石细粒成分 (粉砂) 增多和 pcR = 2σgw co sθgw / r (1) 式中σgw 为气水两相界面张力 ,研究区在地层条件 ( 30 M Pa 、110 ℃) 下取 25 mN/ m ;θgw 为润湿接触角 ,由于 水是完全润湿流体 ,天然气为强非润湿相 ,取值为 0°; r 作者简介 :石玉江 ,1971 年生 ,高级工程师 ,博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测井技术应用及地质综合研究工作 。地址 : ( 710018) 陕西省 西安市长庆兴隆园小区勘探开发研究院 。电话 : (029)。E2ma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