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契诃夫和易卜生的戏剧
契诃夫的自然主义戏剧 易卜生的观念剧(Theater of Ideas) 契诃夫:悲剧逆转为“欢乐的喜剧,甚至是滑稽的笑剧” 医师的职业 《草原》分水岭之作 一个九岁孩子的视角 自然美和人的生存渴望之间的对比、落差 小说的主题:作为生命容器的大自然是如此令人迷恋、陶醉,但这美丽器皿中盛放的竟是无数的劳作的艰辛与人事的酸楚以及命运的粗粝与乖张。 《草原》分水岭之作 《草原》分水岭之作 《草原》分水岭之作 《草原》分水岭之作 城市外面有草原:王晓明读契诃夫的《草原》 2、《三姊妹》初步分析 娥尔加、玛莎和衣丽娜。 2、《三姊妹》初步分析 俄国著名戏剧家丹钦科把此剧的“种子”(即主题)归结为:“对于美好生活的渴望” ——“回到莫斯科去”的希望。 “戏剧情调”比“戏剧情节”还要引人注目。 第一幕开头是阳光灿烂的春天,第四幕结尾则是秋风扫落叶的日子。 爱情在滋长;爱情随之落空。 契诃夫通过舞台指示对三姐妹各自的服装设计作了象征性的区分: 奥尔加身穿着蓝色的女子中学教员的制服裙……玛莎穿着黑裙子,膝上放着帽子,正在读书;伊琳娜穿着白裙子在沉思。 娜塔莎穿着水红色的衣服,系着绿色腰带进来。 2、《三姊妹》初步分析 “回到莫斯科去”的愿望作为一个诗意的象征。 在第四幕中化悲情为抒情,是契诃夫散文式风格的范例。 即将死去的图森巴赫说了一段最为抒情的台词:“我好像第一次在生活中看到这些云杉、槭树和白桦树,它们的好奇地看着我,好像在等待着会有什么事情发生似的。多么美丽的树啊,实际上,在它们身旁的生活也应该是何等美丽啊!……” 剧本结尾时,三姐妹依偎在一起,大姐奥尔加的那段更是把契诃夫式的抒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拥抱两个妹妹)军乐奏得多么欢快,多有朝气啊,让人真想活下去!啊,我的天!时间流逝,我们会永远消失,会被忘记,忘记我们的脸,声音,和我们曾经是姐妹几个。可是我们的痛苦,都会化成我们后代人的愉悦,幸福与和平会降临到未来的人间,那时候他们都会怀着感激,追忆我们现在的人们!唉,我亲爱的妹妹,我们的生命还没完结,我们还要活下去啊!军乐奏得这么欢快,仿佛再过去一会儿我们就会知道我们为什么活着,为什么痛苦……如果我们能知道,如果能知道该多好啊! …… 3、莱昂内尔·特里林(Lionel Trilling)的问题 3、莱昂内尔·特里林(Lionel Trilling)的问题 言说对象并非批评家或文学理论家,而是演员,我们对其意义的理解大多取决于表演风格——取决于演员们使情感交流复杂化的能力。 如果以喜剧风格的轻盈和快板,或是滑稽笑剧的些微活泼来表演《三姊妹》,那么观众的反应必定是不同的。 悲伤性的文本仅唤起悲伤的情感,这不符合自然主义描绘生活本来的面目的原则,因为生活永远不会只有悲伤的生活。 3、莱昂内尔·特里林(Lionel Trilling)的问题 反讽的超越 喜剧因素:男性角色 这是契诃夫之天赋的一个方面,他能令我们嘲笑这些人,却不会让我们蔑视他们。我们的笑声是在怀疑一种肤浅的信念——只有环境的状况为人的命运负责,我们的笑的自欺,或是自命不凡,或是一个不堪一击的目的——在很多时候就用它解释他们的痛苦和失败,以及我们自己的痛苦和失败。 我们的笑声是在怀疑一种肤浅的信念——只有环境的状况为人的命运负责。 3、莱昂内尔·特里林(Lionel Trilling)的问题 三姊妹自身出现于一片光明之中,与男性角色的处境大为不同。 该剧的最后一场却大悲无声 当他写下剧中人物的那些绝望之语,他不能不想到自己,比如衣丽娜说:“都跑到哪里去了?在哪里?……生命在溜走,而它将再也不再也不回来……” 契诃夫的生活恰如《三姊妹》末尾的那些话所表现的是人们无法向上帝交回人生的退场券:虽没有耐久的愉悦的期望,但依然葆有全部生活的依恋,这是我们必过的生活。珍惜值得珍惜的一切,除了生活本身的信念我们别无他物。 4、中国作家余华的理解 4、中国作家余华的理解 契诃夫的等待犹如不断延伸的道路,可是它的方向并不是远方,而是越来越深的内心。 萨缪尔·贝克特似乎更愿意发出一个时代的声音,当永远不会来到的戈多总是不来时,爱斯特拉冈说:“我都呼吸得腻烦啦!” 易卜生:娜拉走后怎样? 最初,在易卜生对于他那个时代所有主要的制度——婚姻、商业、政府管理、宗教以及教育——中的虚伪予以坦率的揭露时,那些维多利亚观众都大为反感。虽然现在人们认为《玩偶之家》(1879)改变了整个戏剧的发展方向,但是,在它问世的那个时代里,这部作品却被看作是不道德的、淫秽的。 易卜生:娜拉走后怎样? 那个玩偶名叫娜拉 丈夫陀瓦 剧中放债人 娜拉看到了事实真相 娜拉发现自己是谁 这砰的的关门声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奇特三老石室顶.ppt
- 奇点科技{全国铜奖}.doc
- 奇怪石头说课.ppt
- 奇怪的大石头一人教版一三年级上册.ppt
- 奇怪病人.ppt
- 奇特钢琴.ppt
- 奇特法律条文.ppt
- 奇葩节日{肮脏节日}.ppt
- 奇瑞门护板设计指南一.doc
- 奇怪遗嘱.ppt
- 2025年中国控制系统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饱和聚脂市场竞争力分析及投资战略预测研发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表面效果助剂市场专项调查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docx
- 2025年全过程工程咨询市场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激光美容仪器行业市场需求预测研究报告.docx
- 中国边缘砂轮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精密恒温水浴锅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完整版)新加坡港口竞争力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视觉传达调研报告.docx
- 2025年谐波治理设备市场调查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