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二讲 版图设计.ppt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讲 版图设计

第二讲 版图设计 主要内容 CMOS工艺流程 版图设计规则 理解CMOS集成电路电路的制造过程,体会硅栅CMOS工艺的优点,为理解设计规则及进行版图设计作准备。 初始氧化 光刻1,刻N阱 N阱形成 Si3N4淀积 光刻2,刻有源区,场区硼离子注入 场氧1 光刻3 场氧2 栅氧化,开启电压调整 多晶硅淀积 光刻4,刻NMOS管硅栅,磷离子注入形成NMOS管 光刻5,刻PMOS管硅栅, 硼离子注入及推进,形成PMOS管 磷硅玻璃淀积 光刻6,刻孔、磷硅玻璃淀积回流(图中有误,没刻出孔) 蒸铝、光刻7,刻铝、 光刻8,刻钝化孔 (图中展示的是刻铝后的图形) 设计规则 目的:使芯片尺寸在尽可能小的前提下,避免线条宽度的偏差和不同层版套准偏差可能带来的问题,尽可能地提高电路制备的成品率。 定义:考虑器件在正常工作的条件下,根据实际工艺水平(包括光刻特性、刻蚀能力、对准容差等)和成品率要求,给出的一组同一工艺层及不同工艺层之间几何尺寸的限制,主要包括线宽、间距、覆盖、露头、凹口、面积等规则,分别给出它们的最小值,以防止掩膜图形的断裂、连接和一些不良物理效应的出现。 设计规则 70年代末,Meed和Conway倡导以无量纲的“?”为单位表示所有的几何尺寸限制,把大多数尺寸(覆盖,出头等等)约定为?的倍数。通常?取栅长度L的一半,又称等比例设计规则。由于其规则简单,主要适合于芯片设计新手使用,或不要求芯片面积最小,电路特性最佳的应用场合。在这类规则中,把绝大多数尺寸规定为某一特征尺寸“?”的某个倍数。与工艺线所具有的工艺分辨率有关,线宽偏离理想特征尺寸的上限以及掩膜版之间的最大套准偏差。 优点:版图设计独立于工艺和实际尺寸 设计规则 ⑴ 宽度及间距: 关于间距: diff:两个扩散区之间的间距不仅取决于工艺上几何图形的分辨率,还取决于所形成的器件的物理参数。如果两个扩散区靠得太近,在工作时可能会连通,产生不希望出现的电流。 设计规则 poly-Si:取决于工艺上几何图形的分辨率。 Al:铝生长在最不平坦的二氧化硅上, 因此,铝的宽度和间距都要大些,以免短路或断铝。 diff-poly:无关多晶硅与扩散区不能相互重叠,否则将产生寄生电容或寄生晶体管。 宽度规则 间距规则 间距规则 交叠规则 * * 刘毅 N阱硅栅CMOS工艺流程 N阱 Si3N4 缓冲用SiO2 P-Si SUB N阱 有源区 有源区 N阱 N阱 N阱 N阱 栅氧化层 N阱 多晶硅 栅氧化层 N阱 N阱 NMOS管硅栅 用光刻胶做掩蔽 N阱 PMOS管硅栅 用光刻胶做掩蔽 N阱 磷硅玻璃 N阱 N阱 Vo Vin VSS VDD P-SUB 磷注入 硼注入 磷硅玻璃 PMOS管硅栅 NMOS管硅栅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