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磨规则:外企经理人的4种命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驴磨规则:外企经理人的4种命程

驴磨规则:外企经理人的4种命程 前言:黔之驴新演义   贵州这地方本没有驴,有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运进驴来,其中的一头放养在山脚下。后来这头驴与一只老虎上演了一场“驴虎大战”,最终落败被老虎吃掉,这是大家所熟知的“黔驴技穷”的故事。   人们所不知道的是,其实当初运进贵州的驴共有五头,其余的四头分别被赵、钱、孙、李四户人家牵回家中,套在了石磨上,这四头驴其后的命运各不相同,为后人们演绎了职场经典:驴磨规则。  规则一:作为驴不可个性太强,如果踢到了主人。那么,即使这头驴再善于拉磨、再勤快,依然难免被宰。   赵氏驴是一头倔驴,打从生下来起,就比兄弟姐妹聪明许多,所以,它认准的事情就一定要去做。它惟一的缺点就是恃才傲物、目空一切。被牵入赵家之后,它发现赵氏的石磨与自己最擅长的东山磨极为相似,研究之后,利用烂熟于心的知识推算出最佳的拉磨角度和频率,结果,磨拉得又快又好,好几次甚至让赵氏喊出了“宝贝”的称呼。但是,时间一长,它终于忘掉了自己是一头驴,有一天,赵氏的女儿无意闯入它的领地玩耍,给了它一鞭子的时候,它抬腿便是一脚。听到哭声,赵氏闯进了磨坊,发现自己的女儿已经晕倒在地,而那头驴还正在得意地叫着。勃然大怒的赵氏抄起了屠刀……当天晚上,缠着绷带的赵氏女儿吃上了香喷喷的驴肉。   规则二:道不同不相与谋   钱氏驴的祖先据说来自广袤无垠的草原,它个头不大,但是擅跑。被钱氏牵回家中拴到了石磨上,这哪里是跑步的好地方!没有竞争,永远只在原地打转,过的真是“非驴的生活”。真是凑巧,有一天,热衷于赛驴的钱氏的小舅子来到钱家,一眼就相中了钱氏驴,于是向钱氏买这头驴。钱氏半信半疑地瞅着这头驴,问:“它行吗?”钱氏驴一听急了,大吼一声:“不让跑,毋宁死!”   规则三:一头驴为了多磨一些面,或者在主人面前表现得更优秀一点,而去弄脏磨盘上的面,触犯主人的利益。那么,即使你再有用,同样会遭受卸磨杀驴的命运。   孙氏驴没有多大的抱负,只要每天能够吃好、喝好,再被孙氏表扬几句就满足了。所以,孙氏驴干起活来不惜力,每天都累得要死要活。只要它一拉上磨,整个磨坊顿时“风尘仆仆”,待工作完毕,原本一头乌黑的驴变成了一头洁白的驴,搞得孙氏每次进磨坊都要戴上3M公司的N95口罩。终于有一天,孙氏驴劳累过度,开始将呕吐变成习惯的时候,为了保证磨坊里出产的是能够通过ISO9000认证的健康面粉,孙氏毫不犹豫地举起了刀。  规则四:当一头驴无论从体力、技术、能力等各方面都表现突出,也得到主人的赏识时。他要么被主人牵出去拉车,要么出去寻找真正赏识自己的人。   李氏驴平平静静地拉着套在自己身上的磨,无论是从工作数量和质量方面,它都比以前的几头驴强。主人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为了让它有一个更好的工作环境,甚至给他配备了空调。但是,有一天,李氏驴突然感到了郁闷:难道我就这样在这里待一辈子?毛驴一思索,上帝就发笑。这头驴的眼光每天都注视着窗外。窗外挂在马哥哥脖子上的铃声响得它心里直发颤,它多想主人也能骑着它到远方流浪啊。终于有一天,来了一个人,要买李氏驴,这个人的名字叫张果老。   民营企业的老板们说:哪里有真正的职业经理人?   充满欲望的白领们说:哪里有适合职业经理人的环境?   有人说,在当今中国,只有外企才有真正的职业经理人。   那么,让我们看看这些在外企的职业经理人,因为种种原因离开了的故事。   驴磨规则一:作为驴不可个性太强,如果踢到了主人,那么,即使这头驴再善于磨面,再勤快,依然难免被宰   -代表人物:李凤江,原欧倍德亚洲区总裁   -离职时间:2004年3月5日   -现动向:在家休息,再谋发展   2004年本是欧倍德在中国大展宏图,启动雄心勃勃的“百店计划”的开始,然而到目前为止,这个开局似乎并不顺利。然而接连不断的人事震荡,使得这家平日行事低调的德国跨国公司一下子走到了风口浪尖。   5月26日,欧倍德(中国)原分管战略的副总裁于剑波离职。这是在短短的半年中,继李凤江离职、采购中心“集体离职风波”之后,欧倍德第三次成为业界和媒体关注的焦点。然而事情似乎并不会就此结束,虽然欧倍德方面尽力否认三者间有任何关联,但是所有故事的发展似乎都可以追溯到李凤江的离职。   没有李凤江,难有欧倍德(中国)   李凤江对于欧倍德(中国)有着特殊的意义。有人说,没有李凤江,就没有今天的欧倍德(中国),两者之间几乎可以划上一个等号。据称,当初如果没有李凤江,欧倍德很可能就不会来中国开店。   1998年,李凤江带领一批德国籍员工来到上海。在一间办公室中,李凤江构建起欧倍德在中国的雏形,开始了欧倍德在中国的扩张之路,他提出的目标是“成为中国建材装饰材料零售业的龙头”。   刚进入中国的几年里,欧倍德一直低调行事,直至2000年6月才在无锡开设第一家店。1998~2002年的4年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