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永远忠于自己的祖国专用课件
狼烟起 江山北望龙起卷 马长嘶 剑气如霜心似黄河水茫茫二十年 纵横间 谁能相抗恨欲狂 长刀所向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乡何惜百死报家国忍叹惜 更无语 血泪满眶马蹄南去 人北望人北望 草青黄 尘飞扬我愿守土复开疆堂堂中国要让四方来贺 永远忠于自己的祖国 苏武牧羊 尽忠守节 作为出史西域的使者,苏武尽忠守节,在被匈奴扣押的19年中,他含辛茹苦,受尽折磨,宁死不屈,始终忠于祖国,表现出了大义凛然的浩然正气。 公元前100年,苏武奉汉武帝之命,送一批原来被汉朝扣留的匈奴使者北还。谁知一去就是19年。 苏武把匈奴使者送到后,匈奴单于正要派使者送苏武回汉,不料匈奴发生虞常等人的叛乱事件把苏武牵连进去。单于派人审问苏武,苏武说:“受匈奴侮辱,败坏了国家的尊严,即使不遭杀害,有何面目回汉复命?”说罢就拔出佩刀自杀,血流如注。单于听说这种情形,十分敬佩。 苏武的刀伤好了后,单于又派人劝降,都被苏武正义凛然地挡了回去。单于听了更加的钦佩,也更加想使苏武屈服,于是把他关在原来做仓库的地窖里,不给他东西吃。后来又把苏武放逐到卧羊台放了五年羊,再后来又把苏武放逐到北海(今贝加尔湖)边上无人的荒野里,继续放牧供养14年之久,并且对他说:“如果公羊产了羊羔,就释放你。” 苏武到了北海,没有粮食吃,只得挖野鼠洞里藏的草籽来吃。他牧羊的时候,手执当初出使匈奴时汉朝交给他的“节”(使者职权的标志),睡眠时也不放下,日子长了,节上的毛都落光。后来汉匈议和,彼此恢复了正常往来,公元前81年,汉朝使者找到了苏武,他回到了故乡见到了亲人。 苏武出使的时候,才四十岁。在匈奴受了19年的折磨,胡须、头发全发白了。回到长安的那天,长安的人民都出来迎接他。他们瞧见白胡须、白头发的苏武手里拿着光杆子的旌节,没有一个不受感动的,说他真是个有气节的大丈夫。从此,苏武以尽忠守节而闻名于世,苏武牧羊的故事也千古流传。 精忠报国—岳飞 屈原 屈原被放逐后,走到江边,独自一人披散着头发沿着水边边走边吟唱,脸色憔悴。一个渔夫看见就问他说:您不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来到这里?屈原说:全世混浊却只有我一人清白,大家都醉了却只有我一人清醒,因此被放逐。渔夫说:聪明贤哲的人,不被事物所拘束,而能顺随世俗的变化。全世上都混浊,为什么不顺着潮流推波助澜?众人都醉了,为什么不一同吃那酒糟喝那薄酒?为什么要保持高尚的节操志向,却使自己被放逐呢? 屈原说:我听说,刚洗过头的人一定要用手弹去冠上的灰尘,刚洗过澡的人一定抖掉衣服上的尘土。一个人,谁又能用清净洁白的身体,去受脏物的污染呢?我宁愿跳入水中,葬身鱼腹,又怎能用高尚纯结的品德,去蒙受世上的尘垢呢?于是写下了《怀沙》赋,便抱着石头,自己跳到汨罗江死了。 文天祥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兵败被俘,坐了三年土牢,多次严辞拒绝了敌人的劝降。一天,元世祖忽必烈亲自来劝降,许以丞相之职,他毫不动摇,反而斩钉截铁地说:“唯有以死报国,我一无所求。” 临刑前,监斩官凑近说:“文丞相,你现在改变主意,不但可免一死,还依然可当丞相。”文天祥怒喝道:“死便死,还说什么鬼话!” 文天祥面向南方慷概就义了,给世人留下一首撼人心弦的《正气歌》。 黄继光 黄继光(1930-1952)四川中江人,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52年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2年10月20日在朝鲜江原道金化郡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所在的营奉命夺取某高地,当连续攻下敌人数处阵地后,被敌人一个集团火力点所困。黄继光挺身而出,要求担负爆破任务,勇敢地冲向敌人地堡。当他掷完手雷,打垮几个火力点后,发现还有一个火力点在顽抗,就忍着重伤巨痛,跌倒了爬起来,毅然直扑上去,以胸膛堵住敌人正在扫射的机枪射孔,保证部队完成攻克高地的任务,全歼敌人两个营,自己壮烈牺牲。根据黄继光生前的申请,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英雄称号,并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及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河北省隆化县北郊,长眠着模范共产党员、全国著名战斗英雄董存瑞的英灵。在苍松翠柏中,矗立着一座雄伟的纪念碑,碑上铭刻着朱德总司令的题词:“舍身为国,永垂不朽!” 董存瑞 董存瑞,1929年生,河北省怀来县人。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当过儿童团长,13岁时,曾机智地掩护区委书记躲过侵华日军的追捕,被誉为“抗日小英雄”。1945年7月参加八路军。后任某部六班班长。194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军事技术过硬,作战机智勇敢,在一次战斗中只身俘敌10余人。先后立大功3次、小功4次,获3枚“勇敢奖章”、1枚“毛泽东奖章”。他所领导的班获“董存瑞练兵模范班”称号。 1948年5月25日,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