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nMo钢内裂纹修复现象的发现及其金属组织的变化.PDF

MnMo钢内裂纹修复现象的发现及其金属组织的变化.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MnMo钢内裂纹修复现象的发现及其金属组织的变化

20MnMo 钢内裂纹修复现象的发现及其金属组织的变化 韩静涛 赵 钢 曹起骧 摘 要 通过物理模拟研究,发现了 20MnMo 钢内裂纹在高温下可修复的现象,并总结了其初步 规律,认为这种修复过程主要是由原子的扩散迁移所造成.内裂纹的修复可分为空洞填充和晶粒 长大两个阶段.填充物初期由细小晶粒所组成,存在 Fe 的成分偏析,与基体的分界面清晰.随后 的晶粒长大与成分均匀化同时进行.一定的塑性变形,可使内裂纹及空洞等被很好的填充和压 合.为保证内裂纹的完全修复,需一定的保温时间,使晶粒充分长大. 关键词 内裂纹,高温损伤,裂纹修复,塑性加工 目前,细观力学研究中对金属材料损伤所给出的结论,一般仅适用于金属构件在使用过 程中的损伤,以及材料冷加工(在金属的再结晶温度以下成形)中成形极限问题的分析.按现 有的理论,金属材料在冷加工条件下,损伤的发生和发展只能为一单向增长过程,即损伤变 量只能持续增大.而文献[1,2]中的实验结果则表明了这种可能,即金属在热加工条件下, 微观损伤的发展受到了某种机制的抑制,其结果是在微裂纹扩展的同时,可能存在一可逆的 修复过程. 在细观尺度上对材料的损伤过程进行实验研究,是金属材料高温损伤研究的技术关 键.它不仅可以揭示材料损伤的发展与演化过程,并且可以为损伤理论的研究提供依据,对 理论预言的损伤行为进行检验. 文献[1]的研究结果表明,夹杂性裂纹是由多个片状夹杂(微裂纹)所造成之损伤的聚 合.在片状夹杂物之间,为纯金属基体的剪切裂纹所连接.显然,片状夹杂分隔了金属基体, 这种损伤显然是不可修复的.然而,纯金属基体之间的裂纹是否可能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 金属间的扩散等机制改善或修复?金属组织的变化有何特点?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试图找到 其规律.探索其在塑性加工中应用的可能性. 1 模拟实验条件 1.1 含内裂纹试样的制作 实验材料采用工厂提供的管板锻件材料 20MnMo 钢.为对高温条件与塑性变形条件单独 进行分析,将实验分为两组进行: 1. 原文刊载于:金属学报,Vol.32, no.7, (1996-7), p722-729 - 1 - A 组(无塑性变形) 试样的制作分两步,第一步将原始试件加工成外形尺寸为直径 8mm×l2mm 的圆柱,在圆柱体的几何中心打直径 2mm×6mm 的盲孔,见图 1a.用丙酮、无水 乙醇清洗油污后晾干,再以金属铆钉及高温涂料将盲孔封死;第二步将原始试样在自动控温 加热炉中加热到 800℃后,在 3150kN 油压机上压至直径 12mm×5mm,迅速淬火冷却以保留热 态组织.试样内部便产生了长约 6mm、宽约 0.3mm 的预置裂纹(见图1b),供实验用. B 组(有塑性变形) 先将试件加工为直径 20mm×32mm 的圆柱,在圆柱的几何中心打 直径 4mm×l4mm 的盲孔,用丙酮、无水乙醇清洗油污后晾干,再以金属铆钉及高温涂料将盲 孔封死,即得实验用试样(见图 2). 图 1 高温实验试样 图 2 压缩实验试样 Fig.1 Sample for high-temperature treating Fig.2 Sample for upsetting (a) initial sample (b) sample with arftificial crack 1.2 模拟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