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浇注料的实验的
绪论:
1.实验过程
耐火浇注料的分类
耐火浇注料是一种由耐火材料制成的粒状和粉状材料,加入一定量的结合剂和水分共同组成,具有较高的流动性,是一种采用浇注方式成型的不定型耐火材料。
耐火材料按照结合剂和某种材料的特殊作用可分为:
1.水泥结合浇注料; 2.化学结合耐火浇注料; 3.Ρ-Al2O3结合耐火浇注料; 4.粘土结合浇注料;5.低水泥耐火材料;6.硅、铝胶结耐火材料;7. 超微粉结合耐火材料;
(二)耐火浇注料的选择:1.水泥结合耐火浇注料 2.低水泥结合耐火浇注料
3.磷酸盐结合耐火浇注料 4.水玻璃结合耐火浇注料
4种浇注料的特点:
水硬性结合浇注料在常温下凝结硬化并通过水化作用而硬化,主要品种有硅酸盐水泥、普通铝酸钙水泥、纯铝酸钙水泥、电熔纯铝酸钙水泥浇注料等。化学结合浇注料在常温下一般通过加入促硬剂形成化学反应而硬化,主要品种有水玻璃、硫酸铝、磷酸盐浇注料等。凝聚结合浇注料为在煅烧过程中经烧结作用而硬化,主要品种有粘土浇注料等。
原料类型 所占百分数 质量(g)
88矾土: 8~5mm 15% 375 5~3mm 25% 625 3~1mm 15% 375 1~0mm 10% 250 0.074mm(粉料 21% 525 A80水泥 5% 125 96硅灰 4% 100 蓝晶石 5% 125 外加剂: 六偏 0.015% 0.375 酒石酸 0.003% 0.075 加水 150mL
(四)配料、混合、成型
1、根据自己设计的方案准确称取各种原料,外加剂的质量,并分别放置。
2、将称好的原料放入搅拌机中,边搅拌边加水,整个过程大约三分钟。
3、准备好的试模紧固在振动台上,讲混合好的泥料放入磨具,启动振动台,边震动边用镘刀将试模内料面拉毛,直至震动结束。
4、从震动台上取下试模,用镘刀轻轻除去高于试模的料,并抹平表面。
5、从加水开始到试样成型全部时间不得超过十分钟。
(五)试样养护
1. 气硬性耐火浇注料试样带模至于温度15~25℃的自然环境中,养护24小时后脱模,修除边棱毛刺,再和相同条件下存放72小时。
2. 水硬性耐火浇注料试样带模置于相对湿度不小于90%,温度为20±3℃的养护箱中,养护24小时后脱模,修除边棱毛刺,再和相同条件下存放72小时。
(六)试样烘干
对需要测定重烧线变化的试样,在养护后测量尺寸,测量方法见重烧线变化的测定方法。随后同其他试样一起放入电热干燥箱中,在100±5℃条件下干燥至恒重,干燥后试样随烘箱冷却至室温。冷却后试样应存放在干燥处,防止吸收水分,存放时间不应超过三天。
(七)试样烧成
烘干后试样那个放入高温重烧电炉中,炉底垫入同种材质垫砖或沙粒,按设计出的烧成温度曲线要求以一定升温速率加热,保温,冷却。烧成后将试样置于常温下取出,表面处理干净,无变形,无裂纹,才可进行性能检测。
2.性能操作:
线变化率的实验方法
1.1.1烘干线变化率:试样在110±5℃下烘干后,长度不可逆变化的量。一试样烘干前后长度变化的百分率来表示。
1.1.2烧后线变化率:试样在规定温度下加热并保温一定的时间,长度不可逆变化的量。以试样烧后前后长度变化的百分率表示。
1.2设备
1.2.1高温加热炉;
1.2.2电热干燥箱;
1.2.3游标卡尺:分度值为0.05mm
1.3实验步骤
1.3.1每组试样不得少于三块。
1.3.2在试样两端面相互垂直的中心线上,距边棱5~10mm处的四个位置,对称的测量试样长度,精确至0.01mm。试样烘干,同1.3.2所述相同位置上测量长度。
1.3.3试样加热,已成型面为主面,放在加热炉内的均热区。试样间距不小于20mm,试样与炉边之间距离不小于70mm试样放在同材质的垫砖上,按一定速率上升,低于实验温度50℃时按4~6℃/min,低于实验温度50℃至实验温度为1~2℃/min。保温3小时。
1.3.4测量,试样随炉冷却至室温,按1.3.2所述相同位置上测量试样长度。
1.4结果计算
1.4.1烘干线变化率:ΔLd=(L1-Lo)/Lo ×100
试中:ΔLd——试样烘干线变化率,%;
L1——烘干后试样长度,mm;
Lo——烘干前试样长度,mm;
1.4.2烧后线变化率:ΔLh=(L2-Lo)/Lo×100
试中:ΔLh——试样烧后线变化率,%;
L2——焙烧后试样长度,mm;
Lo——烘干前试样长度,mm;
1.4.3数据处理:
烘干前后实验数据
烘干前试样长度 烘干后试样长度 159.32 +159.44 159.40 +159.42 159.12 +159.34 平均长度:159.28 平均长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