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恋爱与传统家庭的伦理冲突-国立中央大学.pdfVIP

现代恋爱与传统家庭的伦理冲突-国立中央大学.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现代恋爱与传统家庭的伦理冲突-国立中央大学

《應用倫理評論》 Applied Ethics Review 101 年,第53 期,頁57-81 2012, No. 53, pp. 57-81 現代戀愛與傳統家庭的倫理衝突: 從臺語電影家庭倫理文藝愛情類型 看1950-1960 年代愛情、婚姻、家庭的道德想像 王君琦* 出身貧寒、標緻可人的女主角、嗜錢如命的父母、多金好色的董事 長、大環境不允許的苦戀,這些都是自稱為「家庭倫理文藝愛情片」的 臺語類型電影中不可或缺且為人所熟知的基本元素。以民營為主的臺語 電影從 1950 年代中末期開始活躍至 1960 年代,直到 1960 年代末、1970 年代初始出現疲態,因此臺語電影在戰後臺灣社會的通俗文化場域中舉 足輕重。雖然臺語電影受到好萊塢電影、日本電影、廈語片等國際電影 不小的影響,但相較起肩負國族意識型態的少量國語片而言,卻更為接 近當時庶民社會的樣貌,也捕捉到了臺灣社會當時在倫理、道德價值 觀、意識型態上的擺盪與掙扎,1尤其是那些以社會事件或現象為題材 2 的新本創作。這些交錯著階級、性、愛情、家庭的故事透露了戰後臺 灣社會在大規模轉進工業現代化社會之際局部但卻非邊緣的「感覺結 3 構」(the structure of feelings )。 * 國立東華大學英美語文學系助理教授,南加大電影電視理論批判研究博士 1 廖金鳳,《消逝的影像:臺語片的電影再現與文化認同》(臺北:遠流,2001 年),頁 158 。 2 除此之外,臺語電影尚有傳統戲曲改編如《薛平貴與王寶釧》(何基明,1956)、《羅通掃北》(洪信 德,1963)、《孫臏下山》(吳文超,1962),民間故事如《運河殉情記》(何基明,1956)、《金姑 看羊》(莊國鈞,1957)、《安童哥買菜》(陳揚,1968),外國電影改編如《金色夜叉》(林福地, 1964)、《地獄新娘》(辛奇,1965)等。 3 Raymond Williams, The Long Revolution (London: Hogarth, 1992), p. 48. 58 《應用倫理評論》第53 期‧專題論文 受日本殖民的緣故,臺灣早於 1920 年代前後就已逐步進入現代化 生活,出現各式西方文明的產物如汽車、飛機等交通工具,百貨公司、 公園、法院、監獄等現代空間 ,多在日據時期出現,1930 年代前後至 4 少在臺北,西方文明已是都市的風貌之一。 除了物質現代性所帶來的 影響之外,現代性所帶來文化、社會層面的衝擊繼續持續到國民政府遷 臺後推行「進口替代」、「出口導向」的經濟政策後,因為更壓縮且密 集的工業資本化而更加劇。5戰後臺灣社會以急速壓縮的方式從農業社 會型態邁向工業現代化的階段,農業就業人口逐漸流失,都市創造大量 的就業機會和偏高的收入引發人口向都市集中,百萬以上人口的大都市 6 在 1960 年代以後逐漸出現,而現代化發展過程中的變遷也影響著人際 關係及互動,尤其是親族關係的衰弱,以及相對因核心家庭興起而被強 7 化的婚姻與親子關係。 現代性思維引導下的婚姻與家庭出現了傳統父 系價值與現代自由戀愛觀念交織的結構性衝突,女性也開始搖擺於追求 8早自三○年代的臺語流行 自我愛情與恪守女子傳統道德的矛盾之中, 歌曲就已經開始對於自由戀愛與傳統婚姻制度之間的扞格有所著墨,9 上述這些結構性衝突依舊是 1950 、1960 年代社會變遷下「家庭倫理文 藝愛情」的類型電影在敘事上的母題與背景,戲劇張力來自個人的愛情 追求與傳統家庭規範和期許之間的扞格。本文以 1960 年代幾部重要的 「家庭倫理文藝愛情」臺語片為文本分析對象,耙梳這些影片如何透過 愛情的命題與通俗劇(melodrama )的模式展開傳統家

文档评论(0)

zhuw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