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济慈诗歌唯美意境的建构——对《夜莺颂》的文体学赏析
第 14卷 第9期 鸡 西 大 学 学 报 Vo1.14 No.9
2014年9月 JOURNALOFJIXIUNIVERSITY Sept.2014
文章编号:1672—6758(2014)09—0091—4
济慈诗歌唯美意境 的建构
— — 对 《夜莺颂》的文体学赏析
刘新秀
(山东大学 外国语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摘 要:济慈是 19世纪初期英国浪漫主义诗坛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作品以丰富的想象力、唯美的艺术空间为
显著特点,追求 “真与美的统一”,为后世称道。选取济慈颂诗中的代表作一 《夜莺颂》,着重从文体学的角度 ,从
语音、词汇、修辞、主题等角度分析济慈诗歌唯美意境的建构,探讨其诗歌的美学魅力,以及其深邃的主题 内涵。
关键词 :济慈;《夜莺颂》;唯美意境 ;文体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识码:A
约翰 ·济慈是英国浪漫主义时期的杰出诗人,与拜伦、 他在1817年给弟弟乔治和托马斯的信中首次提出了
雪莱齐名。他的生命只有短短的26年,且一生贫寒,经历 “消极能力”理论,即“一个人身处不确知的、神秘的、有疑
坎坷,但毕生追求真与美,追求理想,创作出一系列伟大作 问的环境中,而能安之若素,不急于探究事实和理由”。
品,以非凡的艺术创造力屹立于世界诗坛。在济慈的诗歌 换句话说,指有能力保持犹豫迷茫、半知半解的状态,于
中,“真与美的统一”、唯美的意境、优美的文辞是其显著特 扑朔迷离中追寻探索,而不是硬要去理清头绪,得出自以为
点。这位天才诗人作品中,尤为引人注 目的就是颂诗,其中 是的结论。_5济慈认为,对于作家来说,要抛弃自我意识,
《夜莺颂》是最为脍炙人口的,将济慈的才能与理念发挥得 接受一切事物,投入其中而产生共鸣,要否定自我先人为主
淋漓尽致。本文以《夜莺颂》为例,从文体学的角度,对其 之见,让想象力自由驰骋,捕捉真善美。他认为,美是一种
语言、意象、意境、主题等从语音、词汇、修辞等层面进行分 积极的品质,能够使人的精神超越苦难的深渊,达到宁静、
析,看作者是如何营造美轮美奂的艺术空间,传达深邃的主 淡薄、空灵的境界,_6因此,在美中调和痛苦与快乐、理想
题思想,以期对济慈的诗作理念进行解读。 与现实、死亡与不朽、短暂与永恒的过程,成为济慈诗歌的
一 济慈生平及其诗风理念 不朽主题。
约翰 ·济慈1795年出生于英国伦敦北郊一个普通的 二 《夜莺颂》文本分析
家庭,其一生经历坎坷,亲人相继离世,生活穷困潦倒,身体 1819年5月,济慈住在一位朋友家里。在一个阳光明
病魔,感情挫折,所有这些使他以百倍的激情投入到诗歌创 媚的早晨,他坐在一棵李子树下的草坪上沉思,忽然听到夜
作中。他是英国浪漫主义诗坛的代表,被称为 “浪漫主义复 莺引吭高歌,使他百感交集:弟弟汤姆已经离世,自己又身
兴的旗手”。在济慈的墓碑上写着 “Hereliesorlewhose 患绝症,又因多种原因不能与女友芬妮结合,生活的困顿不
naYllewaswritteninwa~er”(此地躺着一个人,他的名字是用 堪,所有这一切与夜莺优美的歌声相映,使作者灵感进发,
水写成的)。¨J 一 气呵成作出了这首千古绝唱一 《夜莺颂》。
济慈的诗歌形式多样,有十四行诗、颂歌、抒情诗,还有 诗人在 《夜莺颂》中完成了一次深邃的心灵之旅,从现
数篇经典的长诗。l2归结起来,其诗歌有两大主题,即大自 实出发,与夜莺在空间和时间中遨游,最后又回到现实,经
然与爱情。济慈追求利用想象力构筑出浑然一体的美丽意 历了一个螺旋式的循环过程。诗中创造的意境美不胜收,
境,体现了唯美主义与现实主义的情怀。其诗歌创作的最 是济慈“真与美的统一”以及 “消极能力”诗歌理念的完美
高标准是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