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京市中考语文
绝密★启用前
2015年江苏省初中毕业暨高中阶段招生考试
语文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15分,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下列加点字读音两两相同的一项是
A.干涸——禁锢 鳞次栉比——不拘小节
B.祈祷——菜畦 惟妙惟肖——悄无声息
C.殷勤——阴天 恪敬职守——刻不容缓
D.伫立——储存 鲜为人知——显而易见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真谛 苍海桑田 销声匿迹
B.惬意 抑扬顿挫 侧影之心
C.娴熟 迫不及待 忍俊不禁
D.绽放 五彩斑斓 眼花瞭乱
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听到这个消息,他忍俊不禁的笑了。
B.《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可谓是家喻户晓。
C.老师对我们的关爱无所不至,我们要学会感恩。
D.她虽然是我们班作文写得最好的,但与当今社会一些知名作家相比,她的写作才能望其项背。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也许,青春本身就是一本成长的流水账,需要我们小心记录,精心收藏。
B.学校把这项光荣的任务交给我们班,大家都有光荣的感觉是无法形容的。
C.在“建设书香校园”活动中,校刊开通了“诗韵玲珑”“思想芦苇”等小栏目。
D.同学们写作文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5.下列关于右图漫画最确切的理解是
人不用眼睛看,而只用耳朵听,肯定会上当受骗。
人生一般只在两种矛盾之间寻找真理的中庸。
我们很少想我们有什么,可是总想我们缺什么。
我们不仅希望自己幸福,而且还希望他人幸福。
二、语文与生活(回答第6、7两题,共7分)
6.我国古代有很多文明用语,因为汉字独特的表意功能,显得格外典雅而简洁,如今在社会交际中偶尔遇到,请根据提示选择相应的文明用语。(4分)
A.劳驾 B.久仰 C.笑纳 D.赐教
(1)仰慕已久说:____▲____
(2)求人指点说:____▲____
(3)求人帮忙说:____▲____
(4)请人接受说:____▲____
7.阅读下面一则材料:
南京“34路博爱线”是一条独具特色的公交观光线。它从中山码头出发,沿着“中山大道”行驶,直到中山陵。乘客可采用观赏沿途的民国建筑和车厢内的民国老照片,领略浓郁的民国风情。34路公交车采用以天然气为动力的节能环保车型,还覆盖免费的4G网络。“博爱线”将民国风情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充分彰显了南京的城市精神。
假如你是34路公交线撰写导游词,根据这则材料,最适合作为开场白的一项是(3分)
乘客们,大家好!这是一条特色的观光线,全车已经覆盖了4G网络,大家可以免费使用。
B.各位乘客,欢迎乘坐34公交车!本车采用是以天然气为动力的车型,感受南京城市精神。
C.各位乘客,欢迎乘坐“34路博爱线”!让我们一起领略民国风情,感受南京城市精神。
D.这是一条民国风情和现代生活相结合的公交观光线,各位乘客可以沿途观赏民国建筑。
三、古诗词鉴赏(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第8、9题,共6分)
竹枝词
刘禹锡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银川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畬①。
【注】①“烧畬”,就是烧荒作为肥料,然后再灰烬中播种,是山区人民一种原始的刀耕火种方式。
8.按照自然规律,应该是李花先开,桃花后开,而此种为何说是桃李一齐开放呢?请解释其中原因(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请联系词句,说说作者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其特点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然后回答第10-13题,共14分)
国有三不详
景公出猎,上山见虎,下泽见蛇。归,召晏子而问曰:“今日寡人出猎,上山则见虎,下泽则见蛇,殆所谓不详也?”晏子对曰:“国有三不详,是不与焉。夫贤而不知,一不详;知而不用,二不详,用而不任,三不详也。所谓不详,乃若此者。今上山见虎,虎之室也;下泽见蛇,蛇之穴也。如虎之室,如蛇之穴而见之,曷为不详也!”
10.下列各句中与例句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归,召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