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滘镇新城区带状地形和综合管线测量技术设计书.doc

北滘镇新城区带状地形和综合管线测量技术设计书.doc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滘镇新城区带状地形和综合管线测量技术设计书 概述 为进一步加强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新城区城市地下空间管理和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确保管线信息平台的更新与完善。受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土地储备发展中心委托,西安大地测绘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西安大地公司)承担北滘镇新城区带状地形和综合管线测量项目。 1.1 测区概况 佛山市顺德区地处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腹地中部平原水网地带。北纬22o40′~23o00′,东经113o00′~113o23′。北接佛山市禅城区、东连广州市番禺区、南邻中山、西与江门和佛山南海区接壤。 测区位于顺德区北滘镇新城区君兰高尔夫西北,人昌路以东,美的大道以西,益丰路以南,怡福路怡和路以北。主要工作为区域范围内的市政道路下埋设的各类地下管线的探测及地形测量。本次测量面积约50万平方米,道路总长度约合14km,探测对象为市政道路下埋设的各类管线,管线长度约140km。所有管线均沿新修道路展开,地势平坦,交通便捷。 1.2 作业内容 图根控制测量; 测区范围内各类管线的调查、探测及测量; 带状地形测量。地形测量到道路两侧第一排建(构)筑物为止(即将道路两侧第一排建(构)筑物测量完整);若没有建(构)筑物,测量到道路边线外扩0米。 地下管线成果的整理与地形图、管线图编绘。 已有资料情况 2.1 控制资料 测区内已有佛山市顺德区测绘产品质量管理所提供的一、二级控制点,其点位精度和密度基本满足基础控制测量的需要。 2.2 地形图资料 测区内已有佛山市顺德区测绘产品质量管理所提供的1: 500地形图,可作为管线调查探测及带状地形测量的底图。 2.3 管线资料 利用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土地储备发展中心提供的各种管线的规划资料作为管线调查、探测工作的原始资料。分析所收集的资料,评价资料的可信度、可利用程度以及精度情况。提取资料内的各类管线点位分布、材质、管径等信息,作为实地调查的参考。 技术标准和文件 3.1 作业依据 经批准后的本技术设计书。3.2 主要技术指标 3.2.1 平面、高程系统 平面坐标系统为1954年北京坐标系。 高程系统为1956年黄海高程系。 3.2.2 成图比例尺、图幅规格 带状地形图及综合管线图成图比例尺为1: 500管线图的分幅与顺德区1: 500地形图分幅一致 3.2.3 使用软件 图根控制平差使用清华山维NASEW软件。 管线调查录入使用公司研发的“管线调查助手”程序。 地形及管线图编辑使用清华山维(Eps2012顺德专用版)软件。 工作流程 图根控制测量 根据测区控制点的分布密度和完好情况,布设加密图根控制网。图根平面控制网采用GPS-RTK测量或图根光电测距导线测量;图根高程控制网采用图根水准测量或电磁波三角高程测量方法。 5.1 图根点布设 根据测区已有控制点及实际道路情况,进行图根点布设,点位选在道路边道沿上或公共设施的水泥地面,现场凿×20cm的方框,中心打入直径10~12mm的不锈钢螺钉用红油漆填点号、框线。 图根控制点的编号遵照“T”+流水号格式(位数字)。图根点与管线点重合。 5.2 图根平面控制测量 5.2.1 GPS-RTK动态测量 GPS-RTK动态测量应符合以下规定: 基准站的位置宜选在高处; 准确求取基准站的WGS-84坐标; 应联测3个以上且分布均匀的等级控制点,求解测区坐标的转换参 数; 基准点设置完成后,应至少采用一个不低于二级的已知控制点进行检核,平面位置较差不应大于5cm。 观测前,手簿中设置的平面收敛阈值不应超过2cm,垂直收敛阈值不应超过3cm。 观测时,应选择卫星较好的时段及卫星高度角15度以上的卫星数不少于5颗时进行作业,PDOP值应小于6。 天线应采用三脚支架架设,仪器的圆气泡应稳定居中;对每个点均应进行同一参考站或不同参考站下的两次独立测量,使其平面坐标较差小于2cm及高程较差小于3cm,则取其中数作为最终成果,否则应重测。 采用单基准站RTK法施测时,每点应独立观测2个时段。时段之间,间隔应不小于1小时。每个时段应施测2~3测回。 观测应在得到RTK固定解,并收敛至毫米级、水平精度(HRMS)小于2cm、垂直精度(VRMS)小于3cm且稳定后开始记录,记录的数据应是固定解结果。一测回的自动观测值不应少于10个(在电子手簿的观测次数或观测时间中进行设置),每次读数的坐标分量较差应不大于10mm,则取其平均值作为定位结果。经、纬度记录到0.00001s,平面坐标和高程记录到0.001m。 测回间应至少间隔60s,下一测回测量开始前,应重新初始化。各测回间,平面坐标分量较差应在(2cm以内或经、纬度的分量较差在(0.0007(以内,垂直坐标分量较差应在(3cm以内。则观测成果应取各测回结果的平均值。 当初始化时间超过3分钟仍不能获得固定解时,应断开

文档评论(0)

你好世界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