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意大利和日本不满意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分赃结果
马奇诺防线 (Maginot Line) 法国在一战后在东北法德边境地区构筑的筑垒配系。以法国陆军部长马奇诺的姓氏命名。 1928年开始施工,至1936年基本建成。整个工程耗资达60亿法郎,土方工程量达1200万立方米。马奇诺防线东起法国与瑞士及德国边界交汇处,向西北延伸至法国和卢森堡、比利时交界处,全长750公里,涵盖整个法德边界。 马奇诺防线全部由钢筋混凝土工事构成,优质钢筋用了15万吨,混凝土面积达150万平方米,巨型堑壕前后3道,纵深达5公里。最前沿是大片地雷场及层层叠叠的铁丝网,工事主体处于地下,顶盖厚达1米,可以经受住重炮轰击。工事周围修有无数个钢板护顶的碉堡和永备火力点,配备有各种轻型和重型火炮及大量的轻重机枪,可以从四面交叉火力打击来犯之敌。工事深入地下达150米,修有为数众多的通道和屯积点,包括公路、铁路、弹药库、医院、仓库和屯兵洞,还修有俱乐部、娱乐场和电影院。工事各处与前沿暗堡、永备火力点全能通连,地上地下融为一体,并储存有足够几十万军队维持1年的大量食物和饮水。整个马奇诺防线代表了当时世界最先进的建筑工程水平,称得上固若金汤。 二战的经过基本知识框架 阶段 起迄时间 重 大 事 件 全面爆发 1939年 至1941年 1)德突袭波 2)法国沦陷(敦刻尔克大撤退) 3)不列颠之战 4)北非战场的激战 扩大 1941年 至1942年 1)德突袭苏(苏卫国战争爆发) 2)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偷袭珍珠港) 3)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 转折 1942年 至1943年 1)太平洋战场:中途岛战役 2)欧洲战场:莫斯科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 3)北非战场:阿拉曼战役 结束 1943年 至1945年 1)盟军的反攻(瓜岛战役、意大利投降、库尔斯克会战) 2)欧洲第二战场开辟(诺曼底登陆) 3)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 4)德国覆亡 5)日本投降 * 德国为什么要占领波兰? 1、历史原因:《凡尔赛和约》中在德国划出一条“波兰走廊”给波兰。 2、消除东西两线作战的威胁。可作为东进苏联的前哨阵地。 3、经济因素:提供大量粮食和劳动力。 * 目的:在于一举摧垮敌方的抵抗能力,在短期内赢得战争的 胜利。 * 阿登山区崎岖难行,德军用工兵开路,翻山渡水,凭着出色的军事素质和高度纪律性,经过2天时间的艰苦跋涉,终于穿越了阿登山脉110公里长的森林地区,攻入法国境内。法军的阿登地区守卫部队根本不是德军对手,迅速就被击溃。并攻下了法国的军事重镇色当。另一支德军莱因哈特装甲军团也抵达色当之北的马斯河畔。守卫马奇诺防线的法国大军腹背受敌。马奇诺防线从此失去了他的意义。 整合1、2、3节(复习回顾):二战爆发的历史背景 1、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 德国随着其经济军事实力的迅速增长,强烈要求从英法美战胜国手中夺取殖民地和市场,争夺欧洲和世界霸权; 意大利和日本不满意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分赃结果,企图建立地区霸权; 帝国主义国家固有的矛盾。 3、现实原因(直接原因):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加速了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和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4、其他原因: 绥靖政策加速了大战的爆发。 局部的反法西斯战争没能制止二战的爆发。 2、历史原因:德、日对“凡---华”体系的仇视和不满 选修3 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4课 第二次世界 大战的全面爆发 德英 意法 日美 扩绥 大靖 战政 争策 二战的经过(分四个阶段) 爆 发 扩 大 雅 尔 塔 体 系 形 成 德国 突袭 波兰 英法 对德 宣战 德突袭苏 日偷袭珍 珠 港 美苏参战 二战达到 最大规模 德国进 攻斯大 林格勒 中、斯 、阿等 战 役 德国投 降、日 本投降 召开会 议、全 面反攻 转 折 结 束 (一)二战的全面爆发——欧洲战场 1、德国突袭波兰(1939、9、1, ) 4、波兰迅速沦陷(1939年9月底) 1、德军进攻北欧和西欧诸国(1940、4--5) 2、英法对德宣战(1939、9、3)——二战全面爆发 (二)西线的形势——欧洲战场 2、法国的沦陷(1940.5—6.22) ——丹、挪、卢、荷、比等国 (2)敦刻尔克大撤退(1940、5) ——33多万英法联军撤到英国,为以后的反攻保存了实力(有生力量)。 (3)法国的投降(1940、6) 白色方案 (40.5,曼施坦因方案) (1)德军突破阿登山区,攻入法兰西平原 法国败亡的原因 法国号称欧洲第一军事强国,但在遭受进攻后6周内即遭败亡,原因何在? 波兰迅速覆亡的原因 3、苏联趁机向西扩展疆域(建立“东方战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