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IHST48-2017《人造刚玉的鉴定方法》.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IHST48-2017《人造刚玉的鉴定方法》.doc

0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HS/T 1-2011和HS/T 39-2013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HS/T 14-2006, ——修改了1章中的范围;4章中的仪器设备;第章试验步骤; 增加了附录B。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斌、苏骏、方文英、邱越、白鹤、贺玺。 人造刚玉的鉴定方法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人造刚玉与氧化铝的扫描电子显微镜鉴定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人造刚玉与氧化铝的区分鉴定。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JY/T 010 分析型扫描电子显微镜方法通则 总则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微观形态,区分鉴定人造刚玉和氧化铝。 仪器设备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辨率不低于50 nm,放大倍数不低于1万倍。) 试验步骤 5.1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5.1.1 试样的制备 将导电胶带的一面贴于扫描电镜的样品台上,将样品粘于导电胶带的另一面,压实,用洗耳球吹扫去除未黏附牢固的样品。 5.1.2 试验步骤 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样品,操作方法遵照JY/T 010,调节各项参数(参考放大倍数见附录A),以观察到清晰的粉末的微观形态图片为准。 5.2结果判断 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样品状态,若视野中观察到的样品颗粒为边缘锐利的致密颗粒,则样品为人造刚玉;若样品呈现其他形态,例如脑纹状、鳞片状、微球状等,则该样品为氧化铝。人造刚玉和的典型电镜照片 参考放大倍数见表A.1。 表A.1参考放大倍数 粒度 放大倍数 100μm~150μm(0.1 mm~0.15 mm) 400 50μm~100μm 400~1 000 10μm~50μm 1 000~3 000 10μm 10 000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人造刚玉和氧化铝的典型电镜照片 人造刚玉(边缘锐利、放大400倍)见图B.1,人造刚玉(边缘锐利、放大3 000倍)见图B.2,氧化铝(鳞片状、放大400倍)见图B.3,氧化铝(鳞片状、放大3 000倍)见图B.4,氧化铝(鳞片状、放大400倍)见图B.5,氧化铝(鳞片状、放大3 000倍)见图B.6,氧化铝(微球状、放大400倍)见图B.7,氧化铝(微球状、放大3 000倍)见图B.8。 图B.1 人造刚玉(边缘锐利、放大400倍) 图B.2 人造刚玉(边缘锐利、放大3 000倍) 图B.3 氧化铝(脑纹状、放大400倍) 图B.4 氧化铝(脑纹状、放大3 000倍) 图B.5 氧化铝(鳞片状、放大400倍) 图B.6 氧化铝(鳞片状、放大3 000倍) 图B.7 氧化铝(微球状、放大400倍) 图B.8 氧化铝(微球状、放大3 000倍) HT××××—×××× II HS/T 48-2017 I HS/T 48-2017 HS/T 48-2017 10 9 人造刚玉的鉴定方法 Identification of artificial corundum HS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 发布 2017-08-01实施 2017-06-16发布 HS/T 48-2017 代替HS/T 14—2006,HS/T 48—20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行业标准 ICS 71.060.20 G 13

文档评论(0)

wendang_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