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安徽铜铅锌资源分布特征及保障形势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
1
安徽省铜、铅、锌资源分布特征及保障形势
刘 春,李建设,何孝海
(安徽省公益性地质调查管理中心,安徽合肥 230001 )
摘要:截至2011 年底,安徽省发现铜矿产地 176处,累计查明铜资源储量 690.6 万吨,保有资源量 445.1
万吨,集中分布于长江沿岸地区;铅矿产地 65处,累计查明铅矿资源储量 103.3万吨,保有资源量 224.6
万吨;锌矿产地 70 处,累计查明锌资源储量 264.9 万吨,保有资源量 72.4 万吨。铅锌矿资源分布较集中,
以共、伴生为主,主要分布铜陵、黄山、巢湖、池州等地区。安徽省铜、铅、锌资源保障程度较低,对外
依存度越来越大,尤其是优势矿种—铜矿,应引起相关部门重视,做好开源节流工作,实现有色金属工业
持续稳定发展。
关健词:有色矿产;资源储量;保有储量;分布特征;保障程度;安徽省
中图分类号:F407.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6995(2013)05-0042-05
有色金属是关系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原材料。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有色金属矿
产资源需求和供给矛盾日益严峻,正在演变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
安徽省探明储量的有色金属矿产有铜、铅、锌、钨、钼、钴、锡、锑 8 种,前五种资源量比较丰富,
后三种资源量很少。钨、钼资源储量原本不高,矿产地较少,品位较低,钨(WO3 )平均品位均小于 0.5%;
钼矿资源多为共伴生矿产,矿床规模较小。截至 2009 年底,钨、钼矿保有资源量分别只有 4.3 万吨、4.7
万吨,分别居全国第 14位和 24 位。
安徽省钨钼矿产资源勘查近些年取得较大成果,在皖南北部发现了宁国大坞尖钨钼矿,祁门东源新近
发现大型白钨矿,2011年底钨矿保有资源储量达 28 万多吨;近年省地勘局 313 队在金寨县沙坪沟发现了特
大型斑岩型钼矿,居亚洲第一。经详查综合评价,初步探明钼主矿体矿石量约 15.8 亿吨,钼金属量 220 多
万吨,平均品位 0.144%。这一发现将使安徽省钼资源储量跃居全国首位。
安徽省钨钼矿资源潜力较大。通过近年勘查,钨、钼矿资源保障程度有很大提高,由于是国家控制开
采的战略矿种,目前在安徽省矿业经济中所占的比例较小,因此,本文着重阐述有色金属中的铜、铅锌矿
产资源。
1 资源概况、矿床特征和地域分布
1.1 铜矿
安徽省是国内主要铜矿产地之一。截至 2011 年底,已发现铜矿产地 176 处(含共、伴生矿产地 53 处);
累计查明铜矿资源储量 690.6 万吨,累计消耗铜资源量 245.5 万吨,铜金属保有资源量 445.1 万吨,居全
国第 5 位。
按矿床规模:大型 3 处,中型 9 处,小型及以下 164 处;大中型矿产地保有资源量 357.6 万吨,占保
有总量的 80.3%,小型及以下占 19.7%。
按矿产组合:单一和主要矿产地 123 处,保有资源量 367.6万吨,占保有总量的 82.6%;共、伴生矿产
地分别为 25处、28 处,共计 53 处,保有资源储量 77.5 万吨,占保有总量的 17.4%。共、伴生矿产地中各
有 1 处中型矿——新桥铜硫铁矿、庐江县龙桥铁矿。
铜矿保有资源储量中,品位 0.4%~1%的占总量 36.4%,品位大于 1%的占总量 49.6%。
省内铜矿产地集中分布于长江沿岸地区,是长江中下游铜铁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分为铜陵、庐枞、
收稿日期:2012-11-13
基金项目:国土资源部、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共同出资软科学专项—《安徽省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2011-11 )
作者简介:刘春(1966-),男,安徽省肥东县人,地质高级工程师,工学硕士,主要从事国家地勘项目监管、地质勘查设计、
报告评审和综合研究工作。
1
怀宁、池州矿集区(见图 1)。累计查明铜资源量 635.0 万吨,约占全省铜金属总量的 91.9%;保有资源量
414.9 万吨,占全省保有总量的 93.2%。尤以铜陵地区为主,矿床多且集中,储量大,该区铜金属查明量占
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