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卫星简介.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雷达卫星简介

雷達衛星簡介 雷達 (Radar) 雷達的英文 Radar是由 Radio Detection And Ranging (無線電偵察及測距) 幾個字的首一、二個字母組成,簡言之就是利用電磁波以偵察目標之有無、進而 決定其距離、方位、高度與特性的電子裝備,其用途極為廣泛,從軍事情報的參 考、戰略戰術的運用與海、空導航及管制之實施,以及其他非軍事用途如大地工 程測量、大氣監測等遙感探測用途中都可發現它的蹤影。我們在這裡主要討論的 是雷達在遙感探測方面的介紹。 雷達的原理與歷史 雷達主要的工作原理是由雷達系統發出電磁波 (electromagnetic pulses)脈衝 (pulses) ,並偵測這些脈衝波碰到目標物的反射訊號,並藉由反射回波訊號的強 度及其他物理特性以得知目標物的大小、密度等特性。 Monostatic radar使用同一個天線 (antenna)用來發射與接收訊號;Bistatic radar 則使用個別的傳送與接收天線。 雷達的發明與兩個重要的發現有關。一個是 1873 年Maxwell(麥克斯威爾) 所導出的 Maxwell’s equations ,另一個是Hertz(赫茲)在 1886所做的實驗映證了 Maxwell的電磁波理論, Hertz偵測了許多的電磁波,還發現了這些波有折射與 散射的特性。最早的雷達發展在 1903 年,用於追蹤船隻及避免船隻的碰撞,接 下來由於二次世界大戰的發生,加速了雷達科技的發展與應用。 在 1938 年,美國史丹福大學(University of Stanford )的 W .W .Hansen 教授發表了關於諧振腔(Rumbatron的想法,從而發明了雙腔速調管) (Klystron ), 解決了在釐米波段産生小功率振蕩的問題。 而磁控管(Magnetron )的發明和發展具有更大意義,其所能産生的最短波 長是6cm 。而在1940 年7月,英國伯明罕大學 (University of Bermingham )的 J . T .Randall和 A .H .Boot發明了多腔磁控管( multi-cavity magnetron ),迅即 送往美國 BTL作全面測試,證明正是磁控管打開了通往“ 釐米波、大功率的道” 路。 1940 年初夏,Samuel Bush寫信給羅斯福( F .D .Roosevelt )總統,建議成 立專門機構研製戰爭中急需的雷達(RADAR )。於是麻省理工學院(MIT )的 校長、諾貝爾獎獲得者K .P .Compton 決定在MIT 成立輻射實驗室(Radiation laboratory ),全力進行雷達的研製。當時英國人達到的水平是,在10cm波長上 産生10kw的脈衝功率。輻射實驗室後來能做到:波長降到 1cm ,脈衝功率升爲 400kw 。 但是,要研製出雷達需要多方面的工作。在美國,除 BTL負責改進和生産 磁控管以外,西屋( Westing House )公司負責設計脈衝發生器,SPerry 公司負責 設計掃描天線,通用電氣公司( GE )負責設計接收機,等等。這樣,40 年代初 釐米波脈衝雷達終於在美國誕生。 接下來人類開始嘗試將雷達系統延伸到太空中,1962 美國太空總署(NASA) 的噴射與推進研究室 (JPL)做了最先嘗試,後來在 1972由阿波羅 17號 (Aplool 17) 所攜帶的觀測雷達驗證了之前的發射。 1978 年所發射的Pioneer 1衛星抵達金 星,此衛星所攜帶的雷達在這裡做了大約 50 公里解析度的觀測。在接下來所發 射的衛星解析度更提升到達大約 2 公里。 電磁波波段與人類的關係 現代人類生活與電磁波息息相關,舉凡我們日常生活中所需的手機、電視頻 道衛星傳播、甚至是人眼所見的各種可見光,都可算是電磁波的一部份。圖一是 有關電磁波波長與頻率的關係。 圖一、電磁波波長與頻率關係圖。一般用到的雷達波段屬於微波波段,而人眼所見的可見光波 段只佔了很小的一部份。 雷達的種類 雷達大致可以分成主動式與被動式雷達系統 主動式雷達系統在傳送雷達端發射電磁波,且在碰到目標物後反射

文档评论(0)

wyw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