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课:《他们为什么会犯罪?》第2课时模仿的后果.ppt

第十课:《他们为什么会犯罪?》第2课时模仿的后果.ppt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课:《他们为什么会犯罪?》第2课时模仿的后果

* *\21 人民版思想品德 八年级 上册 *\21 *\21 1、懂得不辨是非地一味模仿会使自己误入歧途,做出越轨行为,甚至会掉进犯罪的深渊,落得终身悔恨。 2、认识到“和他们一起干”,盲目从众,不仅让自己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客观上也助长了他人违法犯罪行为。 *\21 影视作品或者电脑游戏为了吸引观众和用户,常常虚构一些极端的行为、人物和情节。可是,我们的一些同龄人却错误地把这些虚构的情节当成了现实,盲目模仿。要知道,盲目模仿是十分有害的,会祸及自身。 *\21 阅读113页 的案情发布《他真比警察 聪明吗?》 *\21 从目前已侦破的有青少年实施的敲诈勒索案件看,青少年实施敲诈勒索大多是从电影、电视、小说等描述的故事中获得“启发”,模仿其中的手段来实施敲诈勒索行为。 青少年在观看含有暴力械斗、敲诈勒索、帮派之争等故事情节的影视作品和小说时,应牢记以下4点: 1、影视作品及小说的情节绝大多数是虚构的,和现实生活有很大区别。 2、要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切不可盲目模仿。 3、要明白依靠非法手段获利的人最终没有好下场。 4、对影视作品应批判地吸收。 *\21 *\21 不要笑漫画中的人物,他们最初 也是和我们一样的未成年人,然而不辨是非地一味模仿使他们误入了歧途,做出了越轨行为,掉进了犯罪的深渊,落得终身悔恨。 对现实生活中的人也不要盲目模仿,要慎重交友。 *\21 (盲目从众、团伙犯罪) 这是一个让人触目惊心的一个数字:70%左右的青少年犯罪案件是青少年组成团伙作案。是什么原因导致如此高的团伙犯罪率?答案并不难找:在许多稚气未脱的青少年看来,“一起干不会有事(盲目从众)”。一起干当真就没有事吗? *\21 阅读115页的案情发布《他们都说一起干没事》 *\21 心理变化:有所顾忌 妥协 后悔 危 害:这不仅让自己走上了违法犯罪的 道路,客观上也助长了他人违法犯罪行为。 “他们一起干”的实质: 团伙犯罪 1、孙友军前后言语的不同,说明他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 变化?这样的心理有什么危害?“他们一起干”的实质是 什么? *\21 (1)坚持自己的行为在法律允许范围之内。 (2)慎重交友,避免随意抽烟、喝酒、哄闹。 (3)控制情绪,联想后果。 (4)不去不适合青少年的场所。 2、青少年喜爱聚会,热衷于群体户外活动。如何才能避免因为某些“馊主意”的影响而使群体活动走上邪路?你能帮忙出出主意吗? *\21 由于父母长年在外打工,“90后”王某成为一名“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管教,王某初中未毕业即“逃离”家庭来北京打工。来到大都市后,他开始沉迷网络游戏,有时为买游戏装备一夜要花近百元,这也让时常间断打工的王某有些承受不住。2010年6月的一天下午,王某和几个同龄的年轻人从网吧出来,几乎身无分文,其中有人起了邪念,提议去搞点“收入”,王某本不想参与,但听其他人向他保证说“你只需负责替我们把风,其他的事我们来负责”后,便一起到某胡同一院门前,大伙趁住户杨某进院的功夫将杨停放的一辆电动车偷走,后被人赃并获。法院以盗窃罪对王某给予刑事处罚。 案例1? *\21 陈某(犯罪时17周岁)曾因滋事被劳教。2009年1月11日晚,陈某在同学石某家玩时,听到了石某在某职业技校读书的表弟曹某打来的请求增援的电话。原来曹某因琐事与同校学生李某发生口角后,李某扬言要找人与贾“约架”。石某提出帮忙为曹某“出气”的请求,并声明出事由自己抗,陈某很爽快地答应了,并准备了一把砍刀。次日下午,陈某等一行四人与李某叫来的曹某、韩某等一行八人在某职技学校门口相遇,双方话不投机即大打出手。陈某持刀将曹某、韩某均砍成轻伤。法院以聚众斗殴罪判处陈某有期徒刑三年。 案例2 *\21 上述案件有什么共同特征?是什么心理导致未成年人这样做? 未成年人相互教唆、团伙犯罪。70%的青少年犯罪都是团伙犯罪。 从众心理。 *\21 青少年犯罪动机: 1、在外界鼓动、唆使、胁迫下 2、有的认为自己只是在旁边看看、说了一 句话、动了一次手,不应承担什么责任。 3、好奇、碍于情面、想试试自己的能力。 不管出于什么动机,不管有多少人,只要触犯了法律,都要受到法律制裁。 *\21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在鼓动、唆使、胁迫青少年从事违法犯罪活动时,确实会讲一些诸如“这件事与你无关”、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