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永春县2016_2017学年高二历史寒假作业.docVIP

福建省永春县2016_2017学年高二历史寒假作业.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福建省永春县2016_2017学年高二历史寒假作业

福建省永春县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寒假作业2 一、选择题 1.战国时期,儒家学说和墨家学说在民间广为流行,形成了“非儒即墨”的局面。但是,主要诸侯国的统治者却纷纷采用法家学说,兴起了变法运动。官方采取与民间不同的态度,是基于(  ) A.B.C.D..“春秋决狱”又称经义决狱,是汉代中期以后在司法实践中开始以儒家经典《春秋》中的原则与精神作为案件裁量依据的司法审判模式。据此可知 A.“三纲五常”成为法律规范 B.西汉中期国家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C.儒家刑罚思想取得正统地位 D.春秋以来百家争鸣局面的终结 A.“民贵君轻”说 B.“五德始终”说 C.“知行合一”论 D.“天人感应”说 4、唐代初年的统治者在文化上颁布五经定本和新的五礼来垄断儒家经典话语的解释权,推定“三教”次序以提升政治权力在思想界的权威。该历史现象主要表明 A.三教合流趋势开始出现 B.政治需求影响文化政策 C.儒学主流地位空前强化 D.儒学危机推动儒学复兴 5、明清两代都强调以礼入法,制定有“留养”之条,即对犯有死罪的人,所犯死罪不在“十恶”范围的,如有祖父母、父母老而无养的,可奏请免将罪犯处决,以留下来养亲。这表明 A.纲常伦理对封建统治的重要性 B.封建统治者对人性的尊重 C.“存天理,灭人欲”的深刻影响 D.封建法律程序的随意性 6.王夫之说:“盖西夷之可取者,唯远近测法一术,其他则皆剽袭中国之余绪,而无通理之可守也。”这个观点 A.与后世的“中体西用”理论一致 B.对西洋学术的价值认识不足? C.成为中国近代反专制的思想武器 D.为当时的反侵略斗争提供参考 7.《天工开物》一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之义。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时编《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这部书在19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这种差异根源于当时中国 A.生产方式没有质的变化 B.读书入仕的观念根深蒂固 C.科技水平远远高于欧洲 D.文化专制阻碍了社会进步 8.“说话”(讲故事)是宋代的文学形式。《陆游集·剑南诗稿》中有载:“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做 场。身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这说明宋代文学 A.适应市民阶层需要 B.集中表现农村生活 C.内容凸显历史故事 D.世俗化的趋势加强 9.西塞罗说,“苏格拉底第一个把哲学从天上拉了回来,引入城邦甚至家庭之中,使之考虑生活和美德、善、恶的问题”。他旨在说明苏格拉底 A. 将美德与知识有机结合 B.发扬光大理性主义精神 C.追求功利主义的思想倾向 D.主张哲学研究的主体是人 10.法国文学团体七星诗社在发表的《保卫和发扬法兰西语言》宣言书中写道:法兰西文学至少应和意大利文学并驾齐驱,可以用法语创作堪与古代希腊罗马文学媲美的法兰西诗歌。据此可知,七星诗社的主要成员应属于 A.人文主义者 B.启蒙思想家 C.浪漫主义诗人 D.现实主义作家 11.有一位英国著名哲学家曾经明确指出:“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是一次心灵追求自由的运动。”下列言论能够佐证这位哲学家观点的是(  ) A.赎罪券“增加的仅仅是贪婪之心”B.“每一个人都可以是自己的牧师” C.“上帝的恩典不是赐给所有的人”D.“教皇没有免除任何罪孽的权力” 1912年初,南京临时政府令:革除历代官厅“大人”“老爷”等称呼。有研究者发现,同年6月《申报》载:“公堂会审时,被告就口口声声以老爷、大人相称,裁判官亦直受不辞。”材料可以说明 A.民国沿用清朝审判制度?  B.临时政府政令不为民众知晓? C.司法部门不执行政府政令 D.新文化运动发生有其必要性 21.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外国传教士、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无政府主义者都在积极宣传各种社会主义思潮,其中包括马克思主义。这种现象的出现表明 A.中国亟需改造社会的良方 B.马克思主义适合中国的国情 C.社会主义已经成为时代潮流 D.中共的政治影响不断扩大 22.1920年,陈独秀在《读政治》一文中指出:“我虽然承认不必从根本上废弃国家、政治、法律这个工具,却不承认现存的资产阶级(即掠夺阶级)的国家、政治、法律有扫除社会罪恶的可能性。”这一认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B.国民

文档评论(0)

pengyou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