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际关系史
三十年战争:1618——1648年,由神圣罗马帝国的内战演变而成的全欧洲参与的一次大规模国际战争。欧洲各国在宗教信仰的牵带下,形成了两大对立集团:哈布斯堡集团由奥地利、西班牙、德意志天主教联盟组成,得到罗马教皇和波兰的支持;反哈布斯堡集团由法国、丹麦、瑞典、荷兰、德意志新教联盟组成,得到英国、俄国的支持。战争以波希米亚人民反抗奥国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为肇始,最后以哈布斯堡王朝战败并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而告结束。三十年战争彻底削弱了神圣罗马帝国,确认了欧洲主权国家体系的存在,同时还有力地促成了近代国际法体系的诞生。
国际联盟: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组织。1919年巴黎和会通过建立国联的决议,1920年1月10日国联正式成立,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其宗旨是减少武器数量,平息国际纠纷及维持民众的生活水平。国联成立后,先后有63个国家加入国联,美国国会拒绝批准《凡尔赛和约》,因而未参加国联。然而国联却不能有效阻止法西斯的侵略行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被联合国取代。
《洛迦诺公约》:1925年英法德比意波捷七国在洛迦诺签订的以西欧安全和边界为主要内容的公约。主要内容:(1)德、比、法、英、意互相保证维护《凡尔赛条约》所规定的德法和德比之间的边界现状。(2)德国分别同比、法、波、捷签订仲裁条约,相约凡外交上不能解决的争端,应提交仲裁法庭和国际法庭裁决。(3)法国与波、捷分别签订防备德国进攻的相互保证条约。《洛迦诺公约》并未能保证西欧安全,1939年废除。
《租借法案》:1941年美国国会通过的向反法西斯国家提供援助的重要法案。1941年3月11日,美国国会通过了《租借法案》,授权总统向他认为其防务对美国国防至关重要的任何国家出售、转让、交换、租借或其他方法处理任何国防物资。《租借法案》的实施,实质上使美国由中立国变成非交战国。
门罗主义:1823年美国总统门罗提出的对拉美的基本外交政策。主要内容:宣布任何欧洲强国都不得干涉美洲事务,否则就是对美国的不友好表现,提出“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的口号。门罗主义它一方面反对欧洲列强对美洲殖民地的干涉和扩张,具有防御性质;另一方面,从一开始就潜伏着美国与欧洲列强争夺整个美洲控制权的斗争,具有明显的侵略扩张性质。门罗主义成为美国的对拉美政策的指导原则和扩张工具,它也是美国试图将欧洲势力逐出美洲的表现,为日后扩张拉美打下基础。门罗主义在客观上起到了防止已独立的拉美国家再度沦为欧洲列强的殖民地的作用。在美国外交史上,“门罗主义”成为一个里程碑,他向欧洲旧大陆宣告,美国将在拉丁美洲取代旧欧洲殖民主义者。
法绍达事件:19世纪末英法两国为争夺非洲殖民地在法绍达发生的冲突。在列强瓜分非洲的过程中,英法的扩张计划都包括了尼罗河上游地区,从而诱发了两国间的冲突。1898年,法国和英国军队终于在苏丹南部尼罗河上游的法绍达村(今科多克)迎头相遇。两军对峙,战争一触即发。最终法军因实力不济被迫撤退。1899年3月,英法划出边界线,苏丹南部和白尼罗河流域归英国,苏丹以西的赤道非洲则属于法国。
大陆封锁令:1806——1814年拿破仑为反对英国而采取的一项重要的政治经济措施。1806年11月21日,拿破仑颁布《柏林敕令》,规定:所用隶属于法国的各国,与英国不准发生贸易关系,并断绝一般来往;对法国统治下的欧洲的英国侨民,一律宣布为战俘;所有英国的货物和商船,全部没收。此后,拿破仑又陆续颁布了《华沙敕令》、《米兰敕令》和《枫丹白露敕令》,进一步加强了对英国的封锁。1814年拿破仑战败后,大陆封锁政策被取消。大陆封锁促进了法国某些工业部门的发展。但实行大陆封锁没有达到从经济上窒息英国的目的。
两C计划:70年代,苏伊士运河的开始通航,西非和南非的金矿和钻石产地的发现,以及许多经济作物的种植成功,大大提高了非洲在整个世界的政治、经济和战略地位。在这种情况下,资本主义列强掀起了争夺和瓜分非洲的狂潮。英国制定了建立一个北起开罗,南至开普敦的纵贯非洲大陆的殖民帝国计划,即“两C计划”。(法国提出了一个西起塞内加尔,东到索马里的横贯非洲大陆的殖民帝国计划,即“两S计划”)
萨拉热窝事件: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的皇储,狂热的军国主义分子斐迪南夫妇亲自到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检阅并指挥了十五、十六兵团以塞尔维亚为假想敌的军事演习。这一挑衅行为激怒了塞尔维亚的民族主义者,在检阅完军事演习前往萨拉热窝政厅途中,斐迪南夫妇被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枪杀。这就是萨拉热窝事件。这一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十四点计划:1918年1月,威尔逊在国会演说中提出了被称为世界和平纲领的十四点原则。主要内容包括:第一,战后的世界应当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公开缔结和约,公海航行自由,消除经济壁垒,裁减军备,调整殖民地。第二,抵制并消除苏俄影响。第三,要求欧洲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