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观赏石资源分布图rar-环境监测院-中国地质调查局.DOC

全国观赏石资源分布图rar-环境监测院-中国地质调查局.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国观赏石资源分布图rar-环境监测院-中国地质调查局

全国重要观赏石资源调查与分布图编制 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 2010年月 目 录 一、项目概况 2 二、目标任务 2 三、完成实物工作量 2 四、工作进展 3 (一)资料收集 3 (二)现场调查 3 (三)项目讨论 3 (四)图件编绘 3 4.1编图原则 4 4.2编图方案 5 4.3成图说明 6 五、主要成果 7 (一)赏石文化与产业发展 7 (二)观赏石的定义与类型 8 2.1 造型石类 8 2.2 图纹石类 9 2.3 矿物晶体类 10 2.4 化石类 11 (三)观赏石的分布 12 六、经费使用情况 22 七、其它需要说明的问题 23 (一)存在的问题 23 (二)保护的建议 23 一、项目(1)开展全国重要观赏石资源调查; (2)编制全国重要观赏石资源分布图; ()编写全国重要观赏石资源分布。完成实物工作量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为主,收集重要观赏石资源的分布状况与开发利用现状,资料收集包含各地积累的和专门开展的观赏石资源调查相关成果报告、基础图件、数据报表等。 (2)制定全国观赏石资源调查表与统一的技术要求,涵盖内容包括12项基本要素,收集并统计全国相关数据2098份。 (3)在汇总各省(区、市)资料的基础上,加强综合研究,召开项目领导组会议六次召开项目汇报、研究、交流会议五次组织召开试点省工作会议三次。1:400万比例尺编绘全国重要观赏石资源分布图。图件包括综合图14种不同类型(造型石、图纹石、矿物晶体、化石)观赏石分幅图。 (5)编制年度成果报告咨询稿1份。工作进展观赏石是矿产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本项目是首次对全国观赏石资源开展的系统性和全面性的基本国情调查,意义重大、作用深远、影响广泛。实施中得到国土资源部各级领导和有关单位的关注与支持,进展比较顺利。 依托单位中国观赏石协会将此项目列为年度重要工作,精心组织实施,通过召开东北三省,广东省、西北区(宁夏、甘肃、青海、内蒙、河北、北京等)、西南区(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市)几个片会,了解情况,交流进度提出问题。有效促进了各地的工作。不同类型观赏石图造型石、图纹石、矿物晶体、化石类全国观赏石资源分布图在全国1:00万地形地质图基础上编制。 观赏石分类严格遵照国土资源部颁布的《观赏石鉴评标准》(DZ/T 0224-2007)中确定的观赏石分类,即造型石、图纹石、矿物晶体、化石、特种石5类,鉴于特种类观赏石不具普遍性,且数量较少,故编制4个不同类型观赏石的分布图及1幅综合图。全国分布图为1套5幅及相应的编说明提交纸质和电子版成果。 采用GIS系统为基础,计算机数字成图。图件的制作体现科学性、实用性、简洁性。计算机成图Windows XP作为操作环境,以MapGIS作为工作平台。统一制定编图图式,包括图例、色标、表示符号等。 地理底图根据国家测绘部门正式出版提供使用的地形图资料,简化(抽稀)地形等高线和与观赏石调查成果关系不密切的各类地物、居民点等基本要素,形成地理底图,作为编图的地理背景依据。地理底图的内容包括:境界线、水系、居民地、交通、海洋要素等。 编绘观赏石要素以不同的图例,在地形地理图上标绘不同类型的观赏石产地。不同类型的观赏石,同符号表示,分布区与资源状况以不同表示,对于观赏石重要产地(如中国观赏石之乡、中国观赏石之城等)用符号标记。 图例图例位于整幅图的左下方,图例框中包括图件的比例尺图要素的对应符号与说明。 本项目编制的全国重要观赏石资源分布图采用的底图,利用总项目编图底图,以体现项目的整体性和统一性。①观赏石资源以主产地位置为准,产地原则上到县,个别特殊的可上推到地区或下延至乡镇。 ②观赏石名称遵循如下原则: ——尊重历史沿革,如灵璧石、大化石、太湖石、英德石、昆石等等; ——约定俗成,如南京雨花石、福建寿山石、浙江青田石、昌化鸡血石、内蒙巴林石等等; ——本着产地位置到县的原则,观赏石冠名沿用这一原则。 ③要具有一定的产出量,形成一定的流通量,并有一定的产出年代。 ④产地在大的流域水系,在全国观赏石资源分布图上分三级, (4)编图要素图式 ①观赏石类型、规模与赋存状况 ■ 以几何图形表示观赏石类型: ——造型石:三角形(△) ——图纹石:圆形() ——矿物晶体:竖长状六边形()——动物化石:海螺状螺旋形( ) ——植物化石:三叶草形( ) ■ 以图形大小表示规模: ——大量:图形直径大小9mm ——中量:图形直径大小6mm ——少量:图形直径大小3mm ■ 以不同颜色表示赋存状况: ——山采石:红色 ——水冲石:绿色 ——戈壁石:黄色 ——洞穴石:紫色 上述三种图式结合使用。 赏石藏石之风在我国的历史十分久远,但历朝历代多为文人雅士匿于深宫内院。自古以来,石文化的发民轨迹,与国运沉浮息息相关,国兴则兴,国衰则衰。新中国成立以来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