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痞证_39126
三泻心汤小结 黄连汤证 [原文]*: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173) [提要]:上热下寒的证状与治疗。 条文讲解 “胸中有热” - 邪热偏于上 包括胃脘,上至胸膈 “胃中有邪气” - 部位偏于下 包括脾,下至于肠。 病机:上热下寒,升降失常 治疗:清上温下 条文讲解 黄连——清上热 干姜——温下寒 人参、甘草、大枣——益气安中 半夏——降逆和胃 桂枝——通阳下气 注意煎煮法与半夏泻心汤的区别 病案讨论 黄某,女,42岁,已婚,1999年8月20日初诊。 现病史:反复呕吐1年余。患者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呕吐胃内容物,呕吐物初为食物,后为痰涎,每3~4日呕吐1次,经治疗可缓解,但不治疗则呕吐。曾多次在某医院住院及门诊诊治。诊断为“神经性呕吐”,每次发作均以50% GS 20ml + vitB 6 0.1g静推或静滴vitB6方可控制,但过数天后复又发作,如此反复,患者痛苦不堪,乃求诊于中医。 病案讨论 诊其脉症:呕吐胃内容物或痰涎,甚则饮水即吐,或呕吐绿色胆液,胃脘疼痛,食后腹胀,大便稀溏,日行1~2次,厌油,精神差,小便清,心烦难寐,口干不欲饮,无畏寒发热。查纤维胃镜、B 超(肝胆脾) 、钡餐、头颅CT 等均无异常。 查体:舌质淡红,苔黄白腻,脉弦数。 病案讨论 证属上热下寒,胃失和降。治以清上温下,和中降逆。方用黄连汤加味:川黄连6g,干姜6g,法夏12g,炙甘草6g,党参15g,桂枝6g,大枣5枚,瓜蒌壳10g,白术10g,栀子6g。 服上方3剂,患者呕吐止,再进5剂,诸症悉除,继服上方加减15剂,随访11年未曾复发。 痰气痞证 [原文]*: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复代赭汤主之。(161) 条文讲解 特征:心下痞,噫气不除,呃逆,呕吐等痰阻 气逆(甚或咳喘痰) 病机:胃虚痰阻气逆 治则:补中益胃,降气化痰 条文讲解 旋复代赭汤 旋复花,代赭石 半夏,生姜 降逆化痰 人参,甘草,大枣 --- 益气补虚 水痞证 [原文]: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156) 痞证误下后下利的辨证 [原文]: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不止者,当利小便。(159) 病案讨论 李××,女性,年约六旬,山东大学干部家属。 现病史:患者于1970年春,不明原因失眠证复发,屡治不愈,日渐严重。每日靠服安眠药片,勉强略睡一时。胃脘满闷,大便数日未行,腹部并无胀痛。 查体:舌苔黄厚粘腻,脉涩而不流利。 病案讨论 证属半夏泻心汤证,治宜苦辛开泄,消散湿热,方用半夏泻心汤加枳实。案中虽然并未出具具体方药,根据各药常用剂量处方。半夏10g,黄连10g,黄芩10g,干姜6g,炙甘草6g,党参10g,枳实10g。水煎服,日1剂。 患者傍晚服下药物后,当晚就酣睡了一整夜,满闷烦躁都大见好转。接着又服了几剂,终至食欲恢复,大便畅行,一切基本正常。 病案讨论 焦某,男,67岁 一年前因恼怒而两胁胀闷疼痛,继而腹满,胃脘不适。经疏肝理气之品治疗不愈,日益加重。 症见胃脘痞满,嗳气不出,饭前甚轻,饭后较重,逸则为轻,劳则为重,遇寒均甚,二便如常;舌质淡红,苔腻、黄白相间,脉沉弦而濡。 病案讨论 此乃肝郁克脾,中焦失运所致之痞满证。前医用疏肝理气,过用则耗气燥血而伤正,更使脾胃失调,中焦升降呆滞,故痞满之证乃发。惟附子泻心汤辛开苦降以除痞为宜。 处方:附子15g 姜黄连5g 酒黄芩3g 酒大黄3g 蜜升麻3g 半夏4g 共服8剂,其病获愈。 THANKS! * * * * * * * * * * * LOGO 痞 证Fullness syndrome 伤寒论教研室 方剑锋 目的要求 掌握热痞证、寒热错杂痞证、痰气痞证、黄连汤证 熟悉痞证症候特点 了解水痞证 何谓“痞证” 《诸病源候论》云“痞者,心下满也。” 《增韻》云“气膈不通。” 痞为病人自觉上腹部胀满窒塞感,医者按 之柔软。 相关条文 [原文]: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 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 痞耳。(151) 条文讲解 病因:表证误下,正伤邪陷,表邪入里, 阻滞气机 特征:心下痞,按之濡 病机:气机不畅,壅塞不通 诊断:与结胸证相互鉴别 造成痞证的原因 误治损伤中阳,邪气入里 阳虚生寒,或客寒伤中,或胃虚生寒,邪郁生热致寒热互结,形成邪实正虚之痞证。 痰饮、食滞、水饮等有形之邪阻滞也可致痞证。 痞证的分类 - 虚、实、寒、热 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关于推进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docx VIP
- 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师德师风警示教育课件.pptx VIP
- 专业工作监理实施细则(水利工程).docx
- Agilent8860气相色谱仪操作手册.pdf VIP
- 2025年价格鉴证师考试题库(附答案和详细解析)(0828).docx VIP
- 2025年价格鉴证师考试题库(附答案和详细解析)(0901).docx VIP
- 2024年深圳市金融稳定发展研究院信息技术部系统运维人员公开招聘2人公开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笔试参考题库(共500题)答案详解版.docx
- 2025年价格鉴证师考试题库(附答案和详细解析)(0815).docx VIP
- 三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200道(打印版).docx VIP
- TCCIAT0024-2020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管理标准.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