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双墩一号汉墓出土植物遗存的鉴定和分析-中国考古
2016 年第 1 期
双墩一号汉墓出土植物遗存的鉴定和分析*
赵志军 汪景辉
摘要:安徽六安双墩一号汉墓 的墓主 为 西汉六安国第一代诸侯 王刘庆 ,由于该墓葬 所 处位置 的地下 水位
较 高 ,对埋葬 的各种有机 物质形成 了良好的保存 环境 ,其 中包括随葬 的植物遗存 。 通过采样和鉴定 ,从双墩一
号汉墓 出土了 14 种 植物遗存 ,其 中包括谷类作物 的水稻 、粟 、黍 、薏苡和菰 (茭白 ),豆类作物 的 大豆 ,经济作
物 的 大麻 ,瓜果 蔬菜 的甜瓜 、皱皮木瓜 、梅 、枣 、板栗 、油菜和 冬葵 。 这些 出土植物遗存 为复原和认识 汉代社会
生活提供 了珍贵的 实物 资料 。
关键词:双墩一号汉墓 ;植物遗存 ;保存 环境 ;汉代社会 生活
中图分类号: 1.41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 ) 08
K87 A 1006-2335 2016 01-0001-
一、背景 件,其中包括随葬的各种植物遗存。 植物遗存的
双墩一号汉墓位于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三 采样是伴随着发掘过程进行的。 由于是浸泡在水
十铺镇双墩村,是一处南北向对称并列的双冢墓 中,相对细小的植物遗存容易浮动,所以大多数
葬。 墓葬由主墓、三座陪葬墓、一座车马坑、两座 出土植物遗存埋藏时的原始位置已经难以确定。
陪葬坑组成。 主墓为“ 中”字形竖穴土坑墓,墓长 但是,由于棺椁没有腐朽,内部空间相对封闭,因
45 米。 墓室由“黄肠题凑”、椁室和外藏椁三部分 此出土植物遗存的大体位置还是可以判断的。根
组成。 “黄肠题凑”的结构保存完好,椁室为双重 据发掘纪录, 植物遗存主要出自四个空间单位,
椁,内有双重棺。 2007 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黄肠题凑”盖板上、回廊内、棺床内、以及一个铜
对该墓进行了系统发掘,出土了各种遗物500 余 壶内。 其中以回廊内出土的植物遗存最为丰富。
件(套),包括木器、漆器、铜器、玉器、铁器、金、银 从采集到的植物遗存中提取了样品送交中
箔、错金铜饰件、残陶器片等。 根据出土遗物的 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植物考古实验室进行
综合分析,双墩一号汉墓属于西汉中期稍晚时期 鉴定,鉴定者为杨金刚。 本文报告的就是这些出
的遗存,墓主应该是西汉六安国第一代诸侯王刘 土植物遗存的鉴定结果及初步分析。
始
庆(元狩二年 元四年)。 二、鉴定结果
~
由于墓葬所在地区是江淮分水岭的源头,地 根据鉴定结果,双墩一号汉墓出土的植物遗
下水位较高, 棺椁自埋藏后就处在隔氧环境中, 存包括了十四个不同的种类(表一),绝大多数种
对墓葬中的各种有机物质形成了良好的保存条 类属于可食用植物, 其中包括谷类作物的水稻、
赵 志军 ,男 ,中国社会科 学院考 古研究所科技 考 古 中心主任 、研究员 ,研究方向 为植物 考 古 ;汪景辉 ,男 ,安徽 省 文物 考 古
研究 所 ,研究方向 为考 古 学。
* 基金 项 目:本研究得到 了 中国社会科 学 院创新课题 “ 中国古代农业 的起源 和发展 ”、 国家文物局指南针专项 “栽培 大豆
的起源 和早 期耕 作技术 ”的 资助 。
1
农业考古 ·
2016 1
粟、黍、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