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8
- 0
- 约3.8万字
- 约 16页
- 2017-11-01 发布于四川
-
正版发售
-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标准 GB/T 1800.1-2009
- | 1998-08-12 颁布
- | 1999-07-01 实施
- 1、本网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网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查看更多
GB/T1800.3-1998
、 ~
前 西
本标准是等效采用ISO286-1:1988(E)((ISO极限与配合制 第 1部分:公差、偏差和配合的基础沐
(1988-09-15第 1版)中第8章、第9章及附录A、附录B对GB1800-79中第二篇 “基本规定”中对应部
分进行修订的,在技术内容上与编写顺序上与该国际标准一致。
这样,使我国的极限与配合的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的数值及其由来标准尽可能与国际的一致或等
同,以尽快适应国际贸易、技术和经济交流,以及采用国际标准飞跃发展的需要。
依据 ISO286对GB1800进行修订时,考虑到对GB1800标准某些部分进行修订而不牵动整个标
准以及便于查阅,故将该国际标准转化为我国三个部分标准。按标准的编排,本部分标准将国际标准的
第 8章、第9章编为本标准的第 3章、第4章。
本部分标准与GB1800-79中对应部分相比,主要改变如下:
a)将很少用到的标准公差等级 IT01与IT0和对基本尺寸的分段列人标准的附录Ao
b)基本尺寸大于500mm的IT4,IT5的标准公差数值有 12处稍有修改。
c)增加了附录B“应用举例”。
GB/T1800在 《极限与配合 基础》主标题下,由以下三部分标准组成:
GB/T1800.1((极限与配合 基础 第 1部分:词汇》;
GB/T1800.2((极限与配合 基础 第2部分:公差、偏差和配合的基本规定》;
GB/T1800.3《极限与配合 基础 第3部分: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数值表》。
本标准从实施之 日起,同时代替GB1800-79“基本规定”中对应部分及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都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公差与配合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机械工业部机械科学研究院、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晓沛、俞汉清、王建农。
GB1800第 1次发布于 1979年,本标准是第 1次修订。
BGr/ 1800.3-1998
ISO前言
ISO (国际标准化组织)是由各国标准团体 I(SO成员团体)组成的世界范围的联合组织。国际标准
的起草工作一般通过ISO技术委员会来完成。每一个成员团体如对已成立的技术委员会的任务有兴
趣,都有权派代表参加其中工作。与ISO有联系的政府的或非政府的国际组织也可参加工作。
在ISO理事会批准作为国际标准前,被技术委员会采纳的国际标准草案须经各成员团体通信投票
表决。按照ISO导则,须有75%以上的成员团体投票赞成方可通过。
ISO286的本部分和 ISO286-2均由ISO/TC3“极限与配合”起草,由此完成r对ISO/R286ISO
极限与配合制”的修订。基于 1940年首次发布的ISA公报25号而制定的ISO/R286,第一次发布于
1962年;之后,于 1964年 11月被复审确认。
列人ISO286本部分标准的主要改变如下:
a)修改了标准的编排,使设计室和车间两者均能直接采用ISO286。它把ISO制的基础与标准公差
和基本偏差的计算值分开,由这些表里可给出最常用的公差与偏差的极限数值。
b)为促进使用配有限定字符器装置的符号,用i。和is代替原先的代号3、和JS(即SS不再是注脚
符号)。字母 S“”和 “S”代表 “对称偏差”。
C)作为标准的需要,列人了基本尺寸从500--3150mm的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 (以前仅为试行)。
d)增加了两个标准公差等级IT17和IT180
e)从本部分 ISO286的正文中删去了标准公差等级 IT01和 IT0。为满足使用者需要,在附录A
中给出了这两个等级的有关资料。
f)删去了英寸值。
9)原则、术语和符号与当代技术要求相一致。
使用者应注意:所有国际标准均要进行修订。如无特别说明,所列引用的任何其他国际标准均指其
最新版本。
中华人 民共和 国国家标 准
极限与配合 基础
第3部分: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GB∕T 1171-2006 一般传动用普通V带(代替GB∕T 1171-1996).pdf
- GB∕T 1220-1992 不锈钢棒.pdf
- GB∕T 1220-2007 不锈钢棒.pdf
- GB∕T 1221-2007 耐热钢棒.pdf
- GB∕T 1229-1991 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螺母.pdf
- GB∕T 1230-1991 钢结构用高强度垫圈.pdf
- GB∕T 1298-2008 碳素工具钢.pdf
- GB∕T 1348-1988 球墨铸铁件.pdf
- GB∕T 1358-1993 圆柱螺旋弹簧尺寸系列(A).pdf
- GB∕T 1414-2003 普通螺纹 管路系列.pdf
- GB∕T 1805-2001 弹簧术语(代替GB∕T 1805-1986).pdf
- GB∕T 2087-2001 圆柱螺旋拉伸弹簧尺寸及参数(半圆钩环型)(A).pdf
- GB∕T 2088-1997 圆柱螺旋拉伸弹簧(圆钩环压中心型)尺寸及参数(A).pdf
- GB∕T 2516-2003 普通螺纹 极限偏差.pdf
- GB∕T 3077-1999 合金结构钢.pdf
- GB∕T 3142-1982 润滑剂承载能力测定法(四球法).pdf
- GB∕T 3452.2-2007 液压气动用O形橡胶密封圈 第2部分:外观质量检验规范(代替GB∕T 3452.2-1987).pdf
- GB∕T 3478.1-1995 圆柱直齿渐开线花键 模数 基本齿廓 公差.pdf
- GB∕T 3478.1-1995 圆柱直齿渐开线花键 模数 基本齿廓 公差(A).pdf
- GB∕T 3478.6-1995 圆柱直齿渐开线花键 30°压力角 M值和W值.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