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辅导纲要---王雪华课件.ppt

〈金匮要略〉辅导纲要---王雪华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6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金匮要略〉辅导纲要---王雪华课件

瘀热以行——黄疸病机的关键   是指脾胃之湿热必陷于血分,经脾之转输,而行于 (病位)     (发病) 周身所致黄疸的病机。 概 述 痰饮 病名 ,张仲景首 创,有广义、狭义之分 1.命名: 汉晋唐时期 ,“ 痰 ”字与“淡”、“澹”相通。指水液动荡之貌。 宋·杨仁斋《直指方》以 3.四饮分类的依据 有 二: (1)饮邪停聚人体的部位(即饮停部位); (2)临床表现的主要症状(即临床主症)。 意 义 : 确立了病名诊断在杂病中的纲领地位; 有 利于掌握 痰 饮 病的辨证施治规律。 夫饮有四:言明广义痰饮病分有四饮 饮停部位 临床主症 3.溢 饮:四肢肌表 当汗出而不汗出—提示当用汗法 身体疼重 疼痛—营卫不通 重滞—水饮渗溢 4.支 饮: (胸膈)胸肺 咳逆 倚 息 — 饮邪阻碍 短气不得卧 — 肺气宣降 其形如肿 —肺合皮毛,水饮犯肺 四 饮 证 治 (一)痰饮 治本 治标 冒眩证 巅眩证 饮呕证 眩悸者 苓桂术甘汤(16、17) 肾气丸(17) 甘遂半夏汤(18) 己椒苈黄丸(29) 泽泻汤 (25) 五苓散 (31) 小半夏汤 (28) 小半夏加茯苓汤(30、41) 三、证治 (一)虚劳失精 桂枝加龙牡汤 调和阴阳,潜镇固涩 (8) 天雄散 温阳摄精 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脉得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1. 胸痹: 2. 心痛: 病 因 病 机 《金匮要略》第六篇 〖病因〗 〖病机〗 但以脉自 微——阳微——气血不足    涩——血滞——血行不畅 在寸口、关上小紧——风寒之邪轻浅——血痹轻证 〖治法〗宜针引阳气——针刺法,以引动阳气, 即气行则血行。 令脉和紧去则愈——脉和不紧,邪去病愈 〖医理〗 因微风诱发血行不畅者,不独祛邪气,应以流通气血为主,即“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理。 内因:营卫气血不足 外因:感受风邪 《金匮要略》第六篇 【原文】 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2) 【解析】 血痹——辨病 阴阳俱微 指脉:俱微 指病机:素体营卫气血俱不足 指病证:较上证为重,内虚为甚 寸口关上微——阳气不足较重,血行不利 尺中小紧——感受外邪较深——血痹重证 外证身体不仁——肢体局部肌肤麻木不仁 如风痹状——兼有轻微疼痛,如游走样 《金匮要略》第六篇 〖治法〗依据:《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阴阳形气俱 不足,勿取以针,而调以甘药。” 〖方药〗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温、补、通、调并用   黄芪——甘温益气   桂枝——辛温通阳   生姜——辛温,助桂枝走表散邪     调和营卫   大枣——甘温,助黄芪鼓舞卫气以助血行  气血 芍药——和营理血,通血痹 防桂姜辛温动血 引诸药入血分 〖功效〗益气通阳,和营行痹 《金匮要略》 外湿、中风、历节、血痹四病比较鉴别表 ? 外湿 中风 历节 血痹 概念 (略) 病位 肌肉、关节 脏腑、经络 关节、筋脉 肢体

文档评论(0)

laolingdao1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