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考语文复习之中考散文阅读考点分析[]
散文阅读2011-2-28星期一
教学目标:
1、第三单单元的四篇文章都是散文,趁热打铁进行散文专题指导,以快速提高学生的散文阅读能力。
2、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有益的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散文阅读复习三步走:
回顾精典
授之以渔
临渊垂钓
一、回顾教材上的散文篇目
七年级上册2、走一步,再走一步(莫顿·亨特)3、*生命,生命(杏林子)4、紫藤萝瀑布(宗璞)7、*短文两篇 行道树(张晓风)
11、春(朱自清)12、济南的冬天(老舍)13、*山中访友(李汉荣)21、风筝(鲁迅)22、羚羊木雕(张之路) 23、*散步(莫怀戚)
七年级下册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2、16、社戏(鲁迅)17、安塞腰鼓(刘成章)18、*竹影(丰子恺)19、*观舞记(冰心) 爸爸的花儿落了(林海音) 7、1、藤野先生(鲁迅)背影(朱自清)二、散文知识 明确概念
1、 何为散文?散文,是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哲理,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的一种文体
2、散文的特点?? 内容上:是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或至深的生活经验,通过状物、记人、写景等方式表达出来。所谓自我感悟,也就是对事物的特殊意义和美质的发现、认识。?? 形式上:(1)以个人抒情为主,把抒情、叙述、议论熔为一炉;(2)从细处落笔,小中见大;(3)从侧面暗示,发挥读者的想象力;(4)行文自由,结构灵活。?? 综合以上两点:“形散神不散”。阅读散文时,要透过“形”抓住“神”,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要抓住文章的结构和线索(文脉),要注意欣赏优美的语言。
抒情散文
记叙散文
议论散文
4、常见的艺术表现手法
象征 衬托
对比 借景抒情
托物言志、咏物寄情
寓理于事 融情于事
先抑后扬 以小见大
5、常见的艺术表现手法
托物言志、咏物寄情
寓理于事
融情于事
先抑后扬
以小见大
6、散文的线索
散文线索就是文章结构的红线。
抓住线索,也就抓住了作者的思路。
根据文章中心需要,可以以物为线,以事为线;可以以人为线,以情为线;也可以以时间为线,以地点为线。
7、找线索的方法:
一要注意文章标题(有的标题直接揭示线索,有的标题包含线索的因素);
二要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
三要特别注意文中的议论抒情,因为散文中的“情”通常是文章组织材料的重要线索
8、散文的主题
散文的主题归根结底就是作者对自然、社会或人生的感悟,把握住了作者融会在文章内容中的主观感受,就能挖掘出文章的深刻意义。
9、散文的语言
质朴、自然
生动、形象
深刻、隽永
板书
抒情性散文 (《紫藤萝瀑布》)
散文的分类 叙事性散文 (《藤野先生》)
议论性散文 (《孟子二章》)
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
作业:精通中考 散文专题 2、3、4、题
常见题型分析 2011-3-1星期二
教学目标:
1、第三单单元的四篇文章都是散文,趁热打铁进行散文专题指导,以快速提高学生的散文阅读能力。
2、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有益的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一、常见题型分析
(一)、整体感知
考点1.写什么(文章的主要内容)
考点2.为什么写(写作意图,即 文章要表达的情、理、观点)
考点3.怎么写(作者的行文思路,先写什---再写什么---后写什么)
(二)辨析句子所运用的修辞及作用
1.比喻:生动、形象2.拟人:人格化、生动化、 形象化3.排比:增强语言气势4.反问:加强语气 5.反复:强调 6.对比:突出其中一个。?7.对偶:句式整齐 结构统一?8.夸张:极力的表现。
(三)理解词语的语境义及作用
方法指导: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则,切忌“断章取义”。联系上下文,推知其语境义。
例如
《一位母亲与家长会》第2题,当儿子接到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 书时,母亲“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花”,问:句中“悲喜交加”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四)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
有深层含义的句子往往使用了某种修辞或写作手法,故意将句子的真实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考真题精品解析英语(济宁卷)精编word版(原卷版).doc
- 中考真题精品解析英语(菏泽卷)精编word版(原卷版).doc
- 中考真题精品解析英语(福建厦门卷)精编word版(原卷版).doc
- 中考真题精品解析语文(临沂卷)精编word版(原卷版).doc
- 中考真题精品解析英语(陕西卷)精编word版(原卷版).doc
- 中考真题精品解析英语(黄冈卷)精编word版(原卷版).doc
- 中考真题精品解析物理(赤峰卷)精编word版(原卷版).doc
- 中考真题精品解析语文(上海卷)精编word版(原卷版).doc
- 中考真题精品解析语文(丹东卷)精编word版(原卷版).doc
- 中考真题精品解析语文(台州卷)精编word版(原卷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