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的防治高血压
中医防治高 血压 全国高血压现患人数多达 200,000,000 2 亿 ! 高血压及相关疾病的负担是巨大的,据2003年统计我国高血压直接医疗费300亿元人民币,脑血管病为263亿元,心脏病为288亿元。 概 念 原发性高血压 (Primary Hypertension)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 在未用抗高血压药的情况下,非同日两次以上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血压持续增高将对脑、心、肾等脏器造成损害,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1999年WHO及ISH关于成年人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高血压的病因 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为多因素,可分为遗传和环境两个方面。高血压病是这两个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约占40%,环境因素约占60%。交感神经活性的增高为第一位。 遗传学说 高血压有明显的遗传倾向,有家族聚集性。 环 境 因 素 高血压是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因素相互影响的结果。 其他因素与高血压 肥胖、吸烟、过量饮酒、低钙、低镁、低钾,避孕药等都会使血压升高。近年发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高血压有密切关系。 高血压的临床表现 临床常见的表现 一般表现: 高血压病的症状特点是缓慢起病,症状不典型,约1/5的患者在心、脑、肾等并发症出现时或体检时发现。可有头晕、头痛、气急、疲劳、心悸、耳鸣,但这些症状不一定和血压水平有关。 体征: 主动脉A2亢进;主动脉瓣区收缩期杂音或收缩早期喀喇音,长时间可使左心室肥厚,闻及第四心音。 并 发 症 高血压的靶器官主要为:脑、心、肾、血管:主动脉夹层为血管病变中最危险的疾病 高血压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高血压的诊断 正确多次测量血压,若所测血压值≥140/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 证明血压升高之后要努力寻找有无引起高血压的基础疾病存在。 做相关的检查明确靶器官受损程度,了解有无影响治疗的特殊状况。 靶器官损害及合并的临床疾病 心脏病——左室肥大、心绞痛、心梗、 心衰 脑血管病——脑卒中、 TIA 肾脏病——蛋白尿、血肌酐升高 周围动脉病 颈髂股动脉粥样硬化 高血压视网膜病变≥Ⅲ级 高血压的治疗 原发性高血压目前尚无根治疗法。虽然降压治疗不是治本,但也不只是对症。 降低血压,使血压降至正常范围,防止或减少心、脑、血管及肾脏的并发症,降低病死率和病残率。 非药物治疗 适用于各级高血压患者 1级高血压或无糖尿病、无靶器官损害的患者以此方法为主要治疗。 日常膳食 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蔬菜8两-1斤,水果2-4两 米、面 类食物 300-500克/日 豆类及豆制品 1两/日 奶类 250克/日 肉、禽类 1-2两/日 蛋类 3-4个/周 鱼类 6-8两/周 食用油 0.5两/日 宗旨是平衡膳食,合理营养,促进健康 减少钠盐摄入 每日食盐多少合理?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天6克。 我国现在食盐摄入的情况? 北方人群 12-18克 南方人群 7-8克 介绍几种食物含盐量 限 酒 戒 烟 减轻体重 体重指数(Kg/M2)应控制在24以下,高血压患者体重下降对改善胰岛素抵抗、糖尿病、高脂血症和左心室肥厚均有益。要使血压降至正常,首先使血糖和血脂降至正常。 善待自己!宽待他人!心底宽阔!遇事不惊!随遇而安!善始善终! 降压的常用药物六大类 利尿剂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β受体阻滞剂 α受体阻滞剂 钙通道阻滞剂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 药物治疗高血压的原则 采用最小的有效剂量,以获得可能有的疗效而使不良反应减至最小。 为有效的防止靶器官的损害,要求24小时内稳定降压,所用药物降压的谷峰比>50%。 为使降压效果增大而不增加不良反应;用低剂量单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