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急性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2010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2010) 南海区第八人民医院 邓先金 定义 2007年ACC、AHA、ESC及世界心脏联盟(WHF)专家组共同制定并发表了关于“心肌梗死全球统一定义”的专家联合共识。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及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专家组一致同意在我国推荐使用“心肌梗死全球统一定义”。 AMI可从与临床、心电图、生物标志物和病理特征相关的几个不同方面定义。按全球统一定义,心肌梗死在病理上被定义为由于长时间缺血导致的心肌细胞死亡。细胞死亡病理分类为凝固性坏死和(或)收缩带坏死。 心肌梗死的定义与分类 分类 AMI诊断标准(符合下列之一) AMI生物标志物选择与标准 首选:肌钙蛋白(T或I):至少1次>正常上限 (即刻、 2-4h 、6-9h、12-24h) 次选: CK-MB:至少1次>正常上限 (即刻、 2-4h 、6-9h、12-24h) 再梗死:再次出现症状,检测较前升高≥20% 且>正常上限( 即测、3-6h复测) 没有明显的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肌钙蛋白升高 临床评估-病史采集 重点是胸痛和相关症状: 胸痛特点: ⑴通常位于胸骨后或左胸部,可向左上臂、下颌、颈、背、肩部或左前臂尺侧放射 ⑵胸痛持续10-20min,呈剧烈的压榨性疼痛或压迫感、烧灼感; ⑶常伴有恶心、呕吐、大汗和呼吸困难等; ⑷含硝酸甘油不能完全缓解。 应注意非典型疼痛部位、无痛性心肌梗死和其他不典型的表现,特别是女性、老年、糖尿病及高血压患者。 既往史包括: 冠心病史(心绞痛、心肌梗死、CABG或PCI); 未控制的严重高血压,糖尿病; 外科手术或拔牙; 出血性疾病(包括消化性溃疡、脑血管意外、大出血、不明原因贫血或黑便); 脑血管疾病(缺血性卒中、颅内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 应用抗血小板、抗凝和溶栓药物。 临床评估-体格检查 应密切注意生命体征。观察患者的一般状态,有无皮肤湿冷、面色苍白、烦躁不安、颈静脉怒张等;听诊肺部啰音、心律不齐、心脏杂音、心音分裂、心包摩擦音和奔马律;神经系统体征。 采用Killip分级法评估心功能: I级:无明显的心力衰竭; lI级:有左心衰竭,肺部啰音50%肺野,奔马律,窦性心动 过速或其他心律失常,静脉压升高,肺淤血的X线表现; Ⅲ级:肺部啰音50%肺野,可出现急性肺水肿; IV级:心原性休克,有不同阶段和程度的血液动力学障碍。 实验室检查-血清生化标志物 敏感的心脏标志物测定可发现无心电图改变的小灶性梗死。 建议于入院即刻、2-4h、6-9h、12-24h测定血清心脏标志物。 首选标志物—肌钙蛋白:AMI症状发生后2-4h开始升高,10-24h达到峰值,肌钙蛋白超过正常上限结合心肌缺血证据即可诊断AMI。 次选标志物—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AMI时其测值超过正常上限并有动态变化。 由于首次STEMI后肌钙蛋白将持续升高一段时间(7-14d),CK-MB适于诊断再发心肌梗死。连续测定CK-MB还可判定溶栓治疗后梗死相关动脉开通,此时CK-MB峰值前移(14h以内)。 由于磷酸肌酸激酶(CK)、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和乳酸脱氨酶同工酶对诊断AMI特异性差,不再推荐用于诊断AMI。 肌红蛋白测定有助于早期诊断,但特异性较差。 实验室检查-心电图 对疑似STEMI胸痛患者,应在到达急诊室后10min内完成心电图检查(下壁心肌梗死时需加做V3R-V5R和V7-V9)。如早期心电图不能确诊时,需5-10 min重复测定。T波高尖可出现在STEMI超急性期。与既往心电图进行比较,有助于诊断。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发生心肌梗死时,心电图诊断困难,需结合临床情况仔细判断。强调尽早开始心电监测,以发现恶性心律失常。 AMI的心电图定位及与冠脉造影的关系 冠状动脉闭塞与心肌梗塞的定位关系 心电图改变 梗塞部位 冠脉闭塞部位 V1-2 前间壁 LAD V3-4 前壁 LAD V5-6 前侧壁 LAD V1-6 广泛前壁 LAD I、AVL 高侧壁 LCX V7-9 后侧壁、正后壁 LCX II、III、AV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