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4· 中国水利学会围涂开发专委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
黄河河口水文特征对海岸蚀退的影响
杨建民
(胜利石油管理局 山东·东营257001)
摘 要:黄河三角洲由于黄河冲积形成,随着黄河来水来沙量的变化而
呈现不同状态,自1855年以来的冲淤变化规律被打破,三角洲海岸呈现淤
积和蚀退相互交织状态.海岸蚀退是海洋动力和黄河水文特征相互作用的
结果,在一个时段内海洋动力变化是相对稳定的,而黄河水文特征变化在
海岸蚀退方面成为主导因素.
关键词:黄河河口;水文特征;海岸蚀退;影响
胜利滩海油田位于黄河三角洲地区。其中老河口油田是1964年一1976年钓口河行河故道海
域,自1976年黄河改走清水沟后,该海区失去沙源补给,处于剧烈蚀退区;孤东油田位于1976
一1986年清水沟初期流路,80年代后期己不能输移扩散至该海域,该海域亦处于蚀退区。随着
胜利滩海油田的开发,80年代以后该海域相继修建防潮大堤、漫水路等防护工程,随着海域持
续蚀退,海动力侵蚀对滩海油田防护工程产生了巨大威胁,每年要投入巨大防护费用。黄河口水
文勘测局自60年代以来,在从湾湾沟至小清河口的黄河三角洲滨海区设立固定断面,研究黄河
三角洲海岸演变,研究黄河水文特征对海岸蚀退的影响。。
1黄河河口水文特征
I.1多年黄河河口水文特征
据利津水文站1950年至2003年实测系列资料统计,统计结果见表l,期间利津站多年平均
径流量为338.1m3,多年平均来沙量为8.5l亿t。并有如下特点:
表1 利津站水沙特征性统计表
神仙沟 钓口河 清水沟 历年统计
\\珂屠 1953.7- 1964.1— 1976.6- .1991- 1950-
项目\ 1963.12 1976.5 2000.12 2000 2000.12
来水总量(亿Ⅲ3) 4946.4 5266.4 5456.3 1191.8’ 17244.6
来沙总量(亿t) 129.7 134.6 138.5 34.52 433.7
年平均水量(亿m3) 471 424 242 119.2 338
年平均沙量(亿t) 12.4 10.8 5.63 3.45 8.9l
年平含沙量(kg/r) 26.3 25.6 25.4 25.7 25.1
年最大水量(亿13) 612(1963)973(1964)491(1983)217.0(1994)973(1964)
年最大沙量(亿t) 21.0(1958)20.9(1976)11.5(1981)7.08(1994)21.0(1958)
年最小水量(亿I,) 91.5(1960) 18.6(1997)
223(1972) 18.6(1997)18.6(1997)
年最小沙量(亿t) 2.42 4.08 O.16 0.16 O.16
汛期水量占全年(%) 62..5 57.6 65.0 61.2 61.1
汛期沙量占全年(%) 85.0 80.8 89.7 87.6 84.6
黄河河口水文特征对海岸蚀退的影响 ·35-
1.1.1黄河口径流量、输沙量年际变化大,1950至2003年,利津站最大径流量为973亿Ⅲ3
是最小年来沙量0.164亿t(1997年)的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