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化研究吴门画派-苏州教育学院学报.pdfVIP

吴文化研究吴门画派-苏州教育学院学报.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吴文化研究吴门画派-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第26卷 第3期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Vol.26 No.3 2009年9月 Journal of Suzhou College of Education Sep., 2009 吴文化研究:吴门画派 栏目特邀主持人:袁 牧 主持人语:一个在文字间寻求智性的团队,已经不满足于对现象的总结和 认识,而努力去探寻事物发生和发展的本源。对人与自然的研究是科学关注的 永恒主题,因为科学最终解决的是人和自然的关系。基于对人的生存空间和行 为模式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文化现象的科学思考,《苏州教育学院学报》围育了一 块“吴文化研究”园地,邀约我在这个园圃里,就“吴门画派”的话题邀请艺术同 道进行专题研究。 “吴门画派”是一个具有鲜明艺术风貌和独特文化底蕴的画派。宋元以降, 中国画的形式语言和文化定位几经涤荡,已经逐渐洗去了魏晋的粗陋和隋唐的 雍华,而进入到一个程式化的怪圈。明代初期工整秀媚的院体画风与由苏轼所 推崇的文人理想已经相去甚远,浙派的改良进一步加速了表现形式的僵化和文 人精神的迷失。明代中期,苏州地区的经济由于生产方式的变化而快速增长,在 新的经济模式中不仅催生了资本主义萌芽,其思维和生活方式也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而悄然改变。与此同 时,随着沈周(1427—1509)艺文风格的形成和社会影响力的扩大,以文徵明、唐寅和仇英为代表的一群画家, 聚集在沈周的大旗下,在吴地独特的社会结构、经济模式和文化土壤之中,诞生了一个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 文人精神为理想,以吴人意趣为主旨,画风雅淡清冽而不失情韵的“吴门画派”。 “画派”是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内,一群有着共同艺术理想和审美取向的作者所共同建构的具有相似 艺术风貌的群体。“画派”具有典型的文化表征,她是一个特定历史时期文化现象的具体呈现,而“文化是一定 A R 的社会群体或社会阶级与他人的接触交往中习得的思想、感觉和活动的方式”(英国人类学家 . .拉德克 利夫·布朗)。中国古代的画派,与世界上同时期的其他画派不尽相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相对封闭的地 域性,使其在孕育、形成、发展、传承的过程中,无不深深地打上地域文化的烙印。因此,在“吴门画派”的研究 中,不能单纯地对现象进行探讨,而应该更多地从深层的文化角度出发,用历史的眼光,从社会、经济、文脉、精 神以及风格、样式、技艺、传承等维度,多方位地、立体地对画派进行研究。这是一个方法论的问题。研究历史 理应回归历史,只有在原本的时空隧道中才能全面客观地认识“吴门画派”,一种科学的方法就是以客观的态 度在历史的文化语境中探究画派的衍生。 画派的形成有多种因素,究其大要不外乎人文环境、艺术理想、画家画风、师承关系等方面,本期所发表 的三篇论文,以科学的态度,用历史眼光,从多个角度分别对“吴门画派”的画家画风、历史成因和风格衍生等 进行研究。 《淡墨逸“散”—论陈淳的大写意花鸟画》一文,从历史的维度,选择了深受沈周影响,并直接师承吴门 四家之一的文徵明的陈淳进行研究。孔教授首先从陈淳的艺术理想和生活方式进行分析,得出了“散淡”的画 风源于“陈淳生平也像沈周那样追求‘一生布衣’的‘闲散’的生活境界”,其次,以“心境产生画境”的独特视角, 总结了“陈淳散淡的笔致与其创作方法的‘漫兴’是互为表里的”,以期“达到心与物相‘侔’的境界”,并最终产 生了“以形索影,以影索形”的“散幻”水墨观。孔教授从历史的文化语境中得出:陈淳的这些“从沈周、文徵明 那里提炼来”的画风,都是源于“元代倪瓒‘不求形似’的‘逸笔草草’笔墨为代表”的文人画“逸”趣的集中体现。 《苏州传统文人画的滥觞》一文,更是远推到1600年之前,将苏州文化艺术繁荣的渊源归结于“历史悠 久”和“人杰地灵”,并在“六朝四大家”的历史中寻找形成吴地(苏州)文人画思想的历史根源,认为:“研究苏 州美术文化,当从六朝前后的吴地美术文化开始,又必然要从六朝时期吴地传统文人画的滥觞入手。” 画派形成初期所具有的历史文化特征,会随着时间的变迁而融入新的内容,不仅在艺术主张、美学思想、

文档评论(0)

suijiazhuang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