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迈向行动的环境社会学-社会学研究
迈向行动的环境社会学∗
———基于反思社会学的视角
陈占江
提要:本文以反思社会学为视角,从“环境社会学为何”与“环境社会学
何为”两个维度,重新检视环境社会学的价值关怀、学科品格、研究伦理和方
法论取向。 分析发现,环境社会学是一门以环境正义为价值关怀、以实践性
为基本品格的社会学分支学科,而本体论和认识论中主客二分的前提预设却
从根本上阻档、抑制着环境正义和实践品格的彰显,学科的内部合法性和外
部合法性危机由此产生。 因此,重构环境社会学的内部合法性和外部合法性
的根本之路在于,从本体论和认识论的双重维度探寻能够在经验层面实现学
科旨趣、体现学科关怀、彰显学科品格的研究方法或路径。 以正义和进步为
价值基础,以互为主体性为前提预设的行动研究,为超越环境社会学的合法
性危机提供了一种现实可能。
关键词:环境社会学 反思社会学 合法性 行动研究
一、引 言
1970年,美国社会学家阿尔文·古尔德纳(A. Gouldner)出版了
“警世醒言”性的著作《正在到来的西方社会学危机》(The Coming Cri⁃
sis of Western Sociology)。 该书指出,20世纪60 年代以降,包括美国在
内的西方国家不断涌现的社会冲突和社会运动从根本上挑战和摒弃了
深植于古典社会学中的“秩序”与“进步”的理论预设和知识承诺。 与
此同时,西方许多高校的社会学专业注册人数大幅度下降,社会学研究
经费日益削减,社会学家的公众形象和社会声望大不如前。 社会学内
部的自我认同和学科共识、社会学外部的他者认同和学科形象均陷入
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在社会学危机“正在到来”之际,美国、英国、德
∗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环境健康风险的公众认知及其形塑机制研
究”(13YJC840004)的阶段性成果。 感谢匿名审稿专家提出的富有启发性和建设性的
修改意见。 文责自负。
1
社会学研究 2017.3
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所累积的环境问题也骤然
全面、集中地爆发出来,这使得环境问题一跃成为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议
题。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环境社会学从社会学这一母体中脱胎而生。
在历经20世纪70年代雄心勃勃的初创时期、80 年代歧路彷徨的过渡
时期之后,环境社会学似乎于80 年代末特别是90 年代后进入了柳暗
花明的发展阶段(洪大用,1999)。 国际性、区域性以及不同国家的环
境社会学专业学术协会先后成立,环境社会学研究论文发表和著作出
版的数量显著增长,教育教学在高校渐居一席之地,社会接受度和外部
影响力有所提升。 尽管如此,环境社会学依然处于主流社会学的边陲
地位,多元范式的冲突、学科边界的模糊、方法论的危机等在根本上动
摇着这门新兴学科的合法性基础(汉尼根,2009:12-13)。
作为一门分支学科,环境社会学同样带有社会学危机的一般特征。
面对社会学危机,古尔德纳提出要建立一种“反思社会学”(Reflexive
Sociology)作为因应之道。 古氏之后,伯格(B. Berger)、布尔迪厄、吉登
斯、贝克等学者对反思社会学做了进一步扩展。 整体而言,反思社会学
倡导对知识生产的具体主体、前提条件和全部过程进行批判性分析,旨
在揭示研究主体与研究客体之间隐秘存在的权力机制,并在二者之间
重建“互为主体性”的平等关系,以此激活与重构社会学的内部合法性
与外部合法性。 布尔迪厄甚至认为,作为一种自我指涉的批判性思维,
反思社会学应当成为社会学认识论的根本性向度和社会学研究必不可
少的先决条件(布尔迪厄、华康德,2015:91)。 环境社会学自然亦不例
外。 在全球环境问题日趋严峻而环境社会学总体上不能及时有效地回
应环境危机、介入环境治理的情势下,也许环境社会学比一般社会学所
面临的合法性危机更加强烈。 在这个意义上,以反思社会学为视角重
新回答“环境社会学为何”与“环境社会学何为”这两个元问题显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