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古镇规划保护和可持续发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古镇规划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论古镇规划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摘 要:水乡古镇遍布江南各地,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古镇的发展是静止的保留还是动态的开发,都值得我们研究与探讨。现以青浦朱家角古镇为例,用它的过去、现在与将来,分析古镇规划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为实现文化、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立足本地、服务本地。 关键词:水乡古镇;规划保护;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TU98 文献标识码: A 一、古镇概况 朱家角历史悠久,始成于宋元之前,发展于宋元之时,繁荣在明清时期,鼎盛于民国时期。在宋、元时期,朱家角地区已经形成集市,名为朱家村,当时已人丁集居,初具规模。后依托便捷的水运,朱家角商业繁盛,逐渐形成集镇。明万历年间朱家角正式建镇,名为珠街阁,又名珠溪、珠里。清嘉庆年间将珠里定为镇名,俗称角里。清末,朱家角工商业萌芽,商贾云集、百业兴旺,逐渐成为青浦西部的贸易中心。民国时期,古镇以北大街、大新街、漕河街为商业中心,“长街三里,店铺千家”,商业之盛列青浦之首。俗称有“三泾不如一角”,在上海乃至长三角地区都颇具盛名。 二、古镇旅游进程概述 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90年代初期,朱家角古镇曾一度落寞。古镇居民纷纷迁出,留下萧条的街道,失去了当年的繁华。就在如此严峻的时期,当地政府主动利用古镇风貌,将旅游业作为其发展的动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于2007 年古镇被批准公布为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镇,为古镇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力量。 特别在2001年APEC会议后,朱家角名声大震,旅游人数突破百万,古镇迎来了世界各国的游客,参观的人数直线攀升。虽然古镇的繁华再一次的涌现,但随着旅游人潮的涌入,古镇的静谧被破坏,过度商业化的传统街道里拥挤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喧闹过后留下了垃圾、油污,地面上、水面上,甚至空气中都散发着与古镇安静、休闲不匹配的味道,古镇生态环境逐渐恶化,集中过度的开发模式虽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一日观光游的旅游模式,走马观花般不可持续的旅游现象,带来的只是白天的繁华,黑夜的落寞。 三、规划引领旅游发展 如何用规划进行引领,使古镇的发展模式不再拘泥于过度的商业开发,用小商铺的形式吸引游客,用千篇一律的旅游纪念品来疲劳游客的审美观,使得对古镇的发展方向、功能定位等的探讨显得尤其重要。在2003年,朱家角开始进行土地开发策略研究,最终在2005年正式提出了“度假茂”概念,明确了朱家角的度假经济发展之路。2006年,朱家角还举办“宜居”主题论坛并从各方面进行营造宜居环境的实践。 2007年9月,朱家角通过了建设部专家的评审成为国家宜居城市,2008年,朱家角又在“国际花园城市与国际花园社区”竞赛活动中获得“国际花园城市”殊荣。一系列的荣誉,像无形的力量鞭策着古镇的发展,当青浦区提出“一城两翼”的发展格局,将古镇及周边区域列入青浦新城范围,则在规划引导上进一步提升了古镇的发展空间,为古镇的未来发展开辟了新的天地。 虽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但是在光环的背后,我们看到的依然是古镇白天人头攒动,晚上除了本地居民稀稀拉拉的身影,就是一片漆黑与寂静,在宜居的大概念下,朱家角相继开发了一系列高端洋气的楼宇,绿化、湖泊、低密度别墅,却将本地居民安置于距古镇较远的泰安区域,最后导致的结果是泰安区域交通不便利,居住配套跟不上,人们不愿意过去。而临近古镇的高端别墅虽然销售量很好,却鲜有人居住,即使居住在里面,也由于配套不够完善,觉得不甚便利。针对此类情况,朱家角古镇的发展何去何从又再一次成为关注的热点,古镇的产业发展如何与旅游相结合,如何突破旅游瓶颈,从单一的旅游发展模式到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的形态,主要的症结与突破口到底在何处,笔者经过实地勘察与长期调研,认为关键之处在于以下几点,从现象的产生根源到如何解决进行了一一阐述: 1、旅游模式同质化----商业业态层次化 目前江南水乡古镇的旅游模式同质化现象严重,旅游产品单一,品牌定位不突出。当西藏、丽江的旅游单品出现在江南古镇街头,当满大街的扎肉、粽子、熏青豆等传统食品铺满了游客的视线,当2元、10元小店出现在古色古香的街巷中,并充斥着歇斯底里的叫卖声,与宁静、悠扬的水乡情调相去甚远。此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是政府引导不够,任市场自由发展所致,而业主多会选择门槛低,资金量小的商业业态,最大程度博取游客眼球,并不会考虑品味档次与服务,多数采用粗暴式的经营方式。对此,当地政府应注意业态开发的层次,正确引导,丰富经营的模式。比如在近期开发的尚都里,就引进相关品牌店铺,如星巴克、满记甜品等,吸引了年轻人,还利用移动小店铺等形式,售卖潮流物品,为古镇注入了新的时尚气息。在之后开发的南北广场地块,正大西镇地块,都要注意商业品味的提升,多引进与古镇文化气息相关联的品牌,在文化层次,商业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