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熊赐履学统之道统思想-社科网
熊赐履《学统》之道统思想
胡文杰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湖南省、长沙市,410000)
摘要:明清嬗代反思,学界兴起学术批判、反思之潮。作为清初理学名臣的熊赐履重申儒家道统,主张尊
朱辟王,严辨儒释道,且将这一思想贯彻到自己倾力所著的《学统》之中。以《学统》为主,熊赐履提出
天理为道、诚即道、性善论等道统思想。熊赐履道统的重申,通过对康熙的影响,进而推动了封建伦理秩
序的重建。
关键词:熊赐履;学统;道统
中图分类号:K24 文献标识码:A
熊赐履(1635-1709),字敬修,号青岳,晚号愚斋,湖北孝感人。孝感本名孝昌,故熊赐
履又被称为 “孝昌先生”。顺治十五年(1658)中进士,选为庶吉士,授予检讨。康熙即位
后,逐渐擢为翰林院掌院学士,为经筵日讲官。之后历任礼部尚书、吏部尚书等职,官至内
阁学士。康熙十五年,熊赐履以“票拟错误”——将应该批往吏部核办的公文错批给了三法
①
司核拟,罢职回家。其本欲回孝感故里,时值三藩之乱,因金陵 “犹故东楚地也” ,故迁
居金陵,《学统》一书为熊赐履寄居金陵所作。后数次回京任职,终以年老乞归,康熙四十
八年(1709)卒于金陵,谥文端。
《学统》是熊赐履寄寓江宁期间所撰的一部学术史著作,作者在自序中声明此书“断自
洙泗,暨于有明,为之究其渊源,分其支派,审是非之介,别同异之端,位置列论,宁严勿
滥”。《学统》五十六卷,其系统阐述了先秦至明代各派学术及其代表人物,并按照正统、
翼统、附统、杂统、异统将各派人物归类,以孔子为正统之主,颜子、曾子、子思、孟子、
周子、二程子、朱子皆躬行心得,实接真传,为孔门大宗并入正统;正统之外,先贤先儒有
能羽翼传经、表彰绝学者,乃吾道功臣,归为翼统,有闵子以下至明罗钦顺二十三人;而圣
门群贤,历代诸儒,有见于传记、言行可考者等,名为附统,有冉伯牛以下至明高攀龙等一
百七十八人;所谓杂统,明不纯也,有荀卿以下至王守仁等七人;所谓翼统,明不同也,有
老、庄、杨、墨、告子及释氏、道家之类。并且各派及人物后附有历代儒者的评骘之语,这
其中还加入作者自己的评判。由于《学统》一书是熊赐履以儒学为正统的身份和观点来著述
的,编纂目的是为重申儒家道统思想。故此书体现了作者的道统思想。
儒家道统是关于儒家圣人之道及其传授系统的学说,其内容包括仁义之道、中道、内圣
②
心性之学、以天理为道等 ,是儒者之统;自孔、孟提出的仁礼、仁义之道等就已具有道统
思想的成分,后世诸儒论道统都未曾脱离仁义、中道等内涵。经宋代儒者的传承与发展,至
① 熊赐履.经义斋集.济南:齐鲁书社,1997,305
② 蔡方鹿.中华道统思想发展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3
- 1 -
朱子首次提出 “道统”这一名词,并将道统思想内涵扩展至义理之学,其穷义理、辟邪说,
重新梳理道统统绪,道统思想体系得以完善。与此同时,首倡心学的陆九渊也提出“以心论
道”,儒家道统开始发生演变。至明代,程朱理学门户偏见、异端之辨等问题的突显,逐渐
限制了自身学术的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理学”内部,继南宋陆九渊之后,王守仁心学
逐渐发展起来,阳明以心论道,提倡 “致良知”、“反求诸心”,强调人的主观意识,但也
正因为过于强调反而使其说陷入了空疏的境地。晚明时期,程朱、陆王两派的传人更各走极
端,且两派后学诸儒又各自解说不一,学派分化严重。明末理学弊端日益突现,不务实际、
空谈玄虚之风充斥着学界。为挽救玄虚空疏的学术风气,学术界开始反思、批判理学。尤其
在清军入关建立政权,明朝灭亡之后,人们对理学的抨击重点倾向王学,提出王学 “亡国”、
“亡天下”等说法,他们一致认为,社会变乱之根源是学术人心的败坏,而要拯救天下,挽
救人心,就必须要明辨学术。加上朝代的更迭、政权的更替,给国家政治、经济及思想文化
等方面造成了严重影响,原有的封建伦理秩序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背影》课内阅读训练.doc VIP
- Amason艾茉森电子乐器VP-73GH说明书.pdf
- 《机械臂结构》课件.ppt VIP
- 护理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范文本科护理护理学毕业论文范文.doc
- 11CD008-4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文件编制要点及示例(电气)(OCR).pdf VIP
- 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 简易电子琴 .pdf VIP
- 网课章节答案《科学启蒙》超星尔雅答案2023.pdf VIP
- 吉他六线谱空白模版A4 六线 2mm 8行 通用版2打印模板.pdf VIP
-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完整版.pdf VIP
- 国家开放大学《管理英语4》边学边练Unit 1-4(答案全).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