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梅林-家长对经验要怀有警惕之心
关梅林:家长对经验要怀有警惕之心 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中科院心理所2003级博士研究生。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教授,美国丹佛大学访问学者,国家级精品课程主讲教师。曾任共青团系统心理健康辅导员培训项目专家讲师团成员及督导青少年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专家,现任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北京心理学函授学院副院长。研究领域为儿童心理健康与人格塑造、儿童智力与人格测评、高应激职业员工的心理教育与调节模式等。
关梅林博士不仅是一位心理学专家,还热心家庭教育知识普及工作,活跃在各种公益讲座上,深受家长们的欢迎。她深入浅出的讲解常常让家长们豁然开朗,有时,她尖锐的批评也令家长们如芒在背。日前,本刊记者采访了她。
科学值得敬畏
记者(以下简称记):对家长来说,家庭教育是个沉重的话题,因为孩子身上出现了太多的问题,而家长束手无策。但是家庭教育又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所以家长普遍很焦虑。关博士,您接触的家长比较多,对此有何看法?
关梅林:(以下简称关):家庭教育确实很重要,应引起家长们的重视。我认为,家庭教育之所以成为沉重的话题,不是因为孩子身上的问题越来越多,而是因为家长的观念和孩子的实际发生了脱节,而大多数家长不愿或不知道如何掌握科学的教育观所致——总之,是家长的问题,不是孩子的问题。
记:您能举例说明吗?
关:好,我举一个实际的例子。有一天,我在一所中学的门口看到一位妈妈非常愤怒地扇了儿子几个耳光。原来,妈妈不允许儿子在学校踢球,理由是踢球耽误学习,儿子没有听妈妈的话,还撒谎骗妈妈,结果被妈妈发现了。我相信,类似的家庭冲突很普遍。在家长看来,学习就要刻苦,要头悬梁锥刺股,要只争朝夕,而踢球是玩耍,是浪费时间。
记:家长的想法太极端了,劳逸结合才能出好成绩。
关:如果讲劳逸结合的道理,家长没有一个不点头的,但心里未必同意。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内心不认可。长期以来,家长们只知道运动可以锻炼身体,使孩子少生病,不知道运动还有别的作用,而且作用更重要。科学研究发现,运动可以使人的大脑释放一种让人感觉快乐的化学物质——内啡肽。内啡肽可以调节人的情绪,唤醒大脑的积极力量,减缓焦虑,从而有利于学习。如果那位妈妈明白这个道理,还会禁止儿子踢球吗?爱孩子的家长都不会做这样的傻事,遗憾的是,很多家长不明白这个道理。在信息传播如此便捷的今天,家长不明白这个道理是不能原谅的。归根到底,是家长们墨守成规、抱残守缺,只相信自己的或听来的经验,对科学缺乏敬畏之心。
记:家长是过来人,几十年的人生经验也是财富,为什么要否定呢?
关:不是否定,而是要对经验怀有警惕之心,善加利用。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选择关注一些事物之后,对其他事物就会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这种心理活动特点叫主观性、选择性。所以,当家长和孩子对某件事在认知上发生分歧时,家长会怀疑孩子、指责孩子。与之相反的心理活动特点叫能动性,即反省自我,全面收集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有一句名言:“我们要对体验虚怀若谷。”意思是说,我们要知道,我们看到的不代表事情的全部,只有沟通、交流才能获得更全面的信息。很多家长觉得自己人生经验丰富,这种认识必然造成亲子关系的不平等,当家长试图用经验为自己树立权威时,事物的真相就离他越来越远,最终必然是权威的崩塌,表现出来就是孩子逆反、亲子关系紧张。
记:那么,家长该怎样做呢?
关:除了要对自己的人生经验抱有警惕之心,家长还需要系统学习家庭教育这门科学。
记:系统学习恐怕做不到,家长毕竟不是教育专家。
关:家长们不必把科学理论神秘化,家庭教育是实用科学,学起来很有趣,加上学以致用,一点儿也不枯燥。
记:那么,从哪里入手呢?
关:我建议从心理学入手,先了解孩子心理活动的规律,包括感知、记忆、思维、想象、情绪、意志等活动规律。掌握这些之后,家长会发现,孩子身上的那些问题都是有深层原因的,这样,开展家庭教育就能做到有的放矢了。
经验未必管用
记:刚才您谈到家长要对人生经验抱有警惕之心,我想您不是全盘否定经验的价值吧?而且,经验与科学也并不矛盾。家长究竟该怎样看待经验?您能再解释解释吗?
关:我不是否定经验,我是在反对经验主义。经验是什么?经验是人们在实践当中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经验是管用的,但有一个前提,即应用经验和获得经验的情景要相似。当情景相似时,经验是解决问题的参照,提高行为效率。但是如果情景差别巨大,经验就未必管用了。
我来举例说明。孩子不想去幼儿园,家长凭经验判断孩子可能是不适应新环境,认生,多去几次就好了。孩子上了小学,又不愿意上学,家长凭经验判断孩子是贪玩、懒,于是劝导、逼迫、恐吓孩子。孩子上了中学,出现了明显的厌学心理,家长没招儿了,认为孩子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关于生态住宅建筑设计要点.doc
- 关于电信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索.doc
- 关于电位滴定法测酸值试验中难点探析.doc
- 关于电信企业文化进班组、进流程创新探析.doc
- 关于电力工程线路架设施工探析.doc
- 关于电力工程造价合理控制和管理思索.doc
- 关于电力系统和其自动化技术探析探究.doc
- 关于电力市场营销工程探析.doc
- 关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应用现状探析.doc
- 关于电力继电保护故障诊断探析.doc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外监管公告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哈通信: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招商证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宏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2024 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pdf
- 品创控股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 2024.pdf
-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4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361度国际有限公司二零二四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西能源:2024年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