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脑复苏 心搏骤停的原因.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肺脑复苏 心搏骤停的原因.ppt

心肺脑复苏 心搏骤停的原因 心源性心搏骤停 急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炎、各种心律失常、心脏瓣膜病等 非心源性心搏骤停 呼吸衰竭或呼吸停止、严重的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药物中毒和过敏反应、电击或雷击、手术、操作治疗和麻醉意外等 心搏骤停的类型 心室颤动 心室停止 心电-机械分离 基础生命支持(BLS) BLS的顺序 心搏骤停的判定 开放气道(Airway, A) 重建呼吸(Breathing,B) 重建循环 (Circulation, C) (一)判定心搏骤停 轻摇或轻轻拍打病人肩部,同时呼叫其姓名或高声喊叫“喂!你怎样啦?”,如无反应即可判断为意识丧失。 以手指触摸其双颈动脉(搏动触点在甲状软骨旁胸锁乳突肌沟内),若意识丧失同时伴有颈动脉搏动消失,即可判定为心搏骤停。 立即开始现场复苏抢救,并紧急呼救以取得他人协助。 (二)安置复苏体位 正确的复苏体位是仰卧位 应在呼救的同时小心放置病人仰卧在坚实平地上,转动时应一手托住病人颈部,另一手扶着他的肩部,使病人沿其躯体纵轴整体地翻转到仰卧位 (三)开放气道(A) 仰头抬颏法 仰头举颈法(对有颈椎损伤者不宜) 双手托颌法 仰头抬颏法 双手托颌法 (四)判断有无自主呼吸 一看二听三感觉 看病人胸部有无起伏 用耳贴近病人口鼻听病人呼吸道有无气流声 用面部贴近病人口鼻感觉病人呼吸道有无气体呼出 (五)重建呼吸(B) (六)重建循环(C) 按压要点 下压深度为3.8-5cm 按压频率为80-100次/分 按压时间与放松时间各占50% 放松时掌根部不能离开胸壁,以免按压点移位 (七)单人复苏 单人操作由同一抢救者顺次轮番完成口对口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 人工呼吸数与胸部按压数为2: 15 (七)双人复苏 一人先作口对口人工呼吸2次,另一人作胸外心脏按压5次,以后人工呼吸数与胸部按压数为1: 5,如此反复进行。 操作过程中,除须保持病人呼吸道通畅外,通气不能与按压同时进行,双人轮换抢救位置时,可在完成一轮通气与按压后的间歇中进行,不应中断抢救时间大于5秒以上。 (八)心前区捶击 心前区捶击主要用于1min内目击心搏骤停或心电监测有心室颤动两种情况 因心搏骤停90s内心脏应激性最高,此时用右手握空心拳在胸骨下段上方25-30cm高度以中等力量垂直向下迅速捶击1次,大约可产生5- 10J的能量,有时可中止心室颤动而复律 如无效,可重复1次或立即进行ABC步骤。 (九)心肺复苏有效指标 颈动脉搏动:按压有效时,每按压一次可触摸到颈动脉一次搏动,若中止按压搏动亦消失,则应继续进行胸外按压,如果停止按压后脉搏仍然存在,说明病人心搏已恢复。 面色(口唇):复苏有效时,面色由紫绀转为红润,若变为灰白,则说明复苏无效。 其他:复苏有效时,可出现自主呼吸,或瞳孔由大变小并有对光反射,甚至有眼球活动及四肢抽动。 (九) 终止抢救标准 病人呼吸和循环已有效恢复。 无心搏和自主呼吸,心肺复苏在常温下持续30min以上,医师到场确定病人已死亡。 有专门医师接手承担复苏或其他人员接替抢救。 进一步生命支持(ALS) (一)气道控制 气管内插管:如有条件应尽早作气管内插管,因气管内插管是进行人工通气的最好办法,它能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气道阻力,便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减少解剖死腔,保证有效通气量,为输氧、加压人工通气、气管内给药等提供有利条件。 环甲膜穿刺:遇有紧急喉腔阻塞而严重窒息的病人,没有条件立即作气管切开时,可行紧急环甲膜穿刺,方法为用16号粗针头刺入环甲膜,接上“T”型管输氧,即可达到呼吸道通畅、缓解严重缺氧情况。 气管切开:通过气管切开,可保持较长期的呼吸道通畅,防止或迅速解除气道 梗阻,清除气道分泌物,减少气道阻力和解剖无效腔,增加有效通气量,也便于吸痰、加压给氧及气管内滴药等,气管切开常用于口、面、颈部创伤不能行气管内插管者。 气管插管 (二)呼吸支持 及时建立人工气道和呼吸支持至关重要,为了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开始一般主张吸纯入氧。 吸氧可通过各种面罩及各种人工气道,以气管内插管及机械通气(呼吸机)最为有效。 简易呼吸器是最简单的-种人工机械通气方式,它是由一个橡皮囊、三通阀门、连接管和面罩组成。在橡皮囊后面有个单向阀门,可保证橡皮囊舒张时空气能单向进入;其侧方有一氧气人口,可自此输氧10- 15L/min,徒手挤压橡皮囊,保持适当的频率、深度和时间,可使吸入气的氧浓度增至60%-80%。 (三)开胸心脏挤压 由于胸外心脏按压所产生的血流尚不能满足脑、心及全身各器官的需要,因此有些作者提出在院内抢救时.开胸心脏挤压的应用指征应予放宽。 开胸心脏挤压能产生较高的动脉压和血流量,心排出量比胸外心脏按压可增加2-3倍。 (四)复苏用药 复

文档评论(0)

好老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