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年 12月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Dec.,2013
第4期 JournalofSchoolofChineseLanguageandCulture NanjingNormalUnive~ity No.4
陈衍与翁方纲
— — 关于晚清诗学的几点辨析
魏 泉
(华东师范大学 中文系,上海 200241)
摘 要 :晚清诗学 ,以陈衍 《石遗室诗话》及其续编所建构 的体系为集大成者 。民国以来 ,
关于清代诗学特别是近代 以来诗学 的描述 ,无不 以陈衍诗论为重要参照 。而 陈衍在其诗论 中
对 于道 咸 以降诗 风 宗宋 的描述 ,在 有意无 意之 间 ,忽略 了翁方纲 的意义 和 作用 ,造 成 我 们对 翁
方纲 的文学史与清代诗史之地位认识 的不足 。本文 围绕 陈衍 与翁方纲二人 的诗论主张和生平
交游 ,梳理其 中有关道成年 间宗宋诗风 的因果脉络 ,试 图对 翁方纲与道成年 间宗宋诗风 的关
系 ,给 出更符合史实 ,也更具说服力 的看法 。
关键 词 :陈衍 翁方 纲 晚清诗 学 宗宋诗 风 为东坡 寿
中图分 类号 :1207.22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 号 :1008—9853(2013)04—133—09
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教授 b永坚先生在2011年春季卷的 《九州学林》上,对于拙作 《士林交游与风
气变迁——19世纪宣南的文人群体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发表评论。作者严谨细致的治学态
度,厚实精深的史学与诗学修养,以及对拙作的谬奖与指正,实令我感佩,并受教 良多。其中,在提及拙
作对陈衍与翁方纲关系的考证时,卜先生指出:
可见陈衍虽忽略翁方纲,但实际上翁方纲对于晚清 ‘同光体 ’和宗宋诗风的导引推动,却
是不容忽略的。陈衍不仅是晚清诗坛健将,而且是晚清诗学史的主要建构者,作者指出陈衍的
偏颇 ,对吾人正确理解晚清诗学,有重大贡献。可惜,作者将 自己这番精彩严密的考证分析放
进页69的注释 1之 中,莫非想让读者无意中忽略之?一笑。_l_【
因拙作在一条注释中分析了陈衍对翁方纲有意无意的忽略,而有 卜先生此言,捧读至此不禁莞尔。失笑
之余也让我反省,的确,我在考证陈衍建立其 “同光体”诗论体系以及翁方纲发起 “为东坡寿”的过程中,
颇有一些与晚清诗学大有关联的想法或观点,虽然在文中都有所讨论,却不免淹没于大量文献考证资料
中。将这些观点和想法集 中起来,从晚清诗学的角度加以整理、辨析,这正是拙作花费了大量心血精力
所作文史考证的意义所在呢。
作为晚清 “同光体”诗论的代表人物,陈衍的诗论也可谓集 “同光体”诗论之大成。其 《石遗室诗
话》,关于道咸诗坛的论述,引人注 目:
道咸以来,何子贞(绍基)、祁春 圃(窝藻)、魏默深(源)、曾涤生(国藩)、欧阳硐东(辂)、郑
收稿 日期:2013—09—30
作者简介:魏泉,女,1968年生,山东济南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博士。
基金项 目:国家社科项 目“社会转型中的旧文人研究”(编号:10BZW075);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 目“民国时期的旧文
人与旧体诗文研究”。
133
子尹(珍)、莫子侣 (友芝)诸老,始喜言宋诗。何、郑、莫皆出程春海侍郎(恩泽)门下。湘乡诗
文字皆私淑江西。洞庭以南,言声韵之学者,稍改故步。而王壬秋则为 《骚》、《选》盛唐如故。
都下亦变其宗尚张船山、黄仲则之风,潘伯寅、李莼客诸公,稍为翁覃豁。吾乡林欧斋布政,亦
不复为张亨甫而学山谷 ,嗣后樊榭、定庵 ,浙派中又分两途矣。儿
前清诗学,道光以来,一大关捩。J【
有清二百余载,以高位主持诗教者,在康熙日王文简、在乾隆日沈文惩、在道光、则祁文端、曾文
正也。文简标举神韵……。文憨言诗,必日温柔敦厚……。文端学有根柢,与程春海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