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章 地槽地台学说 地槽地台学说(槽台说)是一百多年以前在欧美 建立起来的大地构造学说,其学术思想差不多在整整 一个世纪内在国际地质学界中占据着统治地位,对地 质学的各个方面有重要的影响,从而形成一套对地壳 形成、演化系统完整的经典性理论。1965年贝布英的 地槽专著全面地总结了地槽学说,标志着槽台说达到 了高峰。 20世纪60年代以来,板块构造学说的兴起,使人 们改变了许多地槽、地台的传统概念,并用板块构造 学说的观点来解释地槽,从而在新的基础上给地槽以 新的内容。 第一节 地槽、地台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地槽、地台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地槽、地台的内部构造 第四节 地槽、地台的发展 第五节 与地槽、地台有关的名词概念 第六节 对槽台学说的评价 第七节 中国主要大地构造学派简介 第一节 地槽、地台的基本概念 人们经过长期对大陆上不同地区的观察和对比, 发现有两类性质不同的地区: 一类是地层厚度巨大、岩层强烈褶皱、呈狭长带状 分布的山脉,它曾经是地壳强烈活动区,称为 地槽; 一类是地层厚度较小、岩层褶皱平缓、甚至近乎水 平、地势平缓的广大地区,它是地壳上相对稳 定的地区,称为地台。 地槽、地台是地壳的基本构造单元,具有不同的 地壳活动性质和强烈程度,它们在地史演化中经历了 不同的发展阶段。 一 地槽的概念 地槽的概念由美国的霍尔(Hall)于1859年提出, 他注意到美国东部阿巴拉契亚山区遭受强烈褶皱的 古生代地层,厚度比美国中部产状平缓的平原区的 同时代地层厚度大十倍之多,两者之间形成了鲜明 的对比。他提出:阿巴拉契亚山是由那些原来堆积 在沉降槽地内的一套巨厚浅海沉积物变形升高而成 的,认为坳陷是由于沉积物的巨大重荷引起的,并 伴随发生岩层的褶皱与变质作用。 霍尔提出的地槽概念,把山脉和沉降带紧密地 联系起来,沉降地带是山脉的前身,山脉是沉降地 带的岩层褶皱而的。 1883年,美国的丹纳(Dana)提出, 地槽是由于地球冷却不均匀的收缩而产生 的侧向水平压力造成的,随后发生沉积物 的褶皱与变质以及岩浆活动;并认为地槽 是在大陆边缘上发育起来的,在那里地壳 一边下降一边接受沉积。 阿巴拉契亚山区研究得出的地槽概念, 中心含义是: ①一个沉降槽地; ②堆积巨厚的浅海沉积物; ③沉积物发生褶皱、变质作用并伴随有岩 浆活动; ④形成于大陆边缘,边沉降边接受沉积。 法国的奥格等(1900)在研究欧洲与非洲之间的 阿尔卑斯山区后发现,巨厚的沉积物中没有浅 海相沉积层,却有厚度不大的深海或远海相沉 积物。 他们认为地槽坳陷未必表现在沉积物的巨大堆 厚度上,也可以反映在巨大的深度但没有沉积 物补偿上;认为地槽的主要特征是后期强烈的 褶皱作用的结果,因而把构造变动强度作为划 分地槽的主要依据,并认为地槽是在大陆之间 的海洋地区内发育起来的狭长的深海槽。 阿尔卑斯山区研究提出的地槽概念, 中心含义是: ①一个深海槽; ②堆积厚度不大的深海或远海沉积物; ③沉积速率小于沉降速率; ④形成于两个大陆之间。 目前,地槽的概念一般理解为: ①地槽具有两重性质:早期主要表现为 地壳上形成深坳陷,这种深坳陷可以被沉 积物所补偿,从而形成被巨厚沉积物所占 据的沉降带,也可以不被沉积物所补偿, 形成深海盆地;晚期强烈褶皱上升形成巨 大的山系; ②时间上指古生代以来曾经有过强烈活 动的地带; ③地槽主要位于大陆边缘,少数位于两 个大陆之间。 二 地台的概念 地台的概念由奥地利地质学家休斯于1885年提出, 他认为地台是地壳上稳定的、自形成后不再遭受褶皱变 形的地区。这种地区岩层产状十分平缓,因而具有十分 平坦的地貌,故称为地台(Platform,平坦形态之意)。 在地台概念提出之前,俄国的卡尔宾斯基(1883)在 研究俄罗斯平原的地质特征时,指出该区的基岩由上、 下两个明显不同的构造层组成,这两个构造层在形成规 律和发展特征上都显著不同,代表了两个不同的大地构 造发展阶段。 地台概念提出之后,阿尔汉格尔斯基(1923)在详细 研究俄罗斯地台的基础上,指出“地台具有双层结构”。 地台是地壳上相对稳定的、具有明显双层结 构的地区。 下构造层由巨厚的、强烈褶皱的变质岩和岩 浆岩组成的复杂岩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苦难与新生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单元任务群(一)苦难与新生课件(共14张PPT).ppt VIP
- 100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的自主研发与产业化.pdf VIP
- 电阻式传感器课件.pptx VIP
- 杭州市第三届景点景区讲解员服务技能大赛笔试题库.docx VIP
- JVC摄像机GR-DV5000AC用户手册.pdf
- 沙原隐泉 优秀剖析.ppt VIP
- 公文写作:决定.ppt VIP
- 增碳剂对球墨铸铁的孕育作用.pdf VIP
- 上汽通用别克-全新一代GL8-产品使用说明书-28T Avenir-SGM6522UAA3-2018年款别克全新一代GL8用户手册.pdf
- 杭州市第三届景点景区讲解员服务技能大赛笔试题库.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