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防范冤假错案的长效机制研究.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关于防范冤假错案的长效机制研究 李永升+ 目 次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二、对冤假错案必须持零容忍态度 三、严禁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手段办案 四、严禁公检法“三家”串通办案,从而实现个案公正 五、坚持入罪甄别制度.严防以“假事实”进行定罪 六、坚持无罪推定原则.赋予犯罪嫌疑人以沉默权 七、切实维护律师的合法权益.将冤假错案消灭于萌芽状态 八、对冤假错案承办人必须实行错案追究和严格问责 九、建立国家最高司法机关巡回督查制度 十、在我国现行刑法中应当增设“栽赃陷害罪” 2005年.湖北佘祥林杀妻案因被害人张某某死后复生而被宣告无 罪释放,当这一惊天冤案公诸于世时,全国上下一片震惊。①阗为此案 ·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困刑法学、 外国刑法学、犯罪学等。 ①陈春龙:《冤假错案与国家赔偿——佘祥林案的法理思考》,中国检察出版社 2007年版.第l页。 万方数据 关于防范冤假错案的长效机制研究 603 系旷世冤案.①以致连当年的最高法院领导竟放出了“余祥林案是司法 界的耻辱”②的狠话。而且更令人值得关注的是,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 强在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报告中谈及呼格吉勒图案等一系列冤假错 案时,竟然用了一个非常罕见的措辞,“对于错案的发生,我们深感自 责”。③在新中国的历史上,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在全国性的重大政治场 合上对个案表示自责.实属首次。查阅过去三十多年的最高人民法院 工作报告。如此感情化色彩的字眼也是第一次出现。然而,尽管如此, 有很多惊人相似的案件仍旧使人瞠目结舌,以致不断萦回在人们的脑 海之中。例如,2010年,河南的赵作海杀人案与湖北的佘样林杀人案 同出一辙,④因被害人赵某某死后复生被宣告无罪释放。与佘祥林案 和赵作海案相似的还有云南的杜某某案与河北的李某某案.杜案与李 案除了时间、地点、案情有所不同外,在其他方面也有很多惊人的相似 之处。⑤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虽然有关机关对上述冤案都作了严肃处 理,然而这种冤假错案却并没有就此销声匿迹,反而在不断地被复制、 被“克隆”。据媒体报道.1995年.浙江萧山发生两起抢劫并杀害两名 ①佘祥林冤案在新中国刑事诉讼过程中几无先例,举国震惊,所以有人建议应将 佘祥林“死刑”错案定为“中国司法耻辱日”。参见任善炯:《应将佘祥林“死刑”错案定为 问日期:2013年2月21日。 ②张英:《冤假错案折射下的司法沉沦》,载《三湘都市报))2013年1月21日第2 版。. cn/42071/ ③蒋丽丽:《呼格案:在周强“自责”之后还缺什么》,载http://gb.cri 2015/03/13/2165s4901282.html.最后访问口期:2015年3月13日。 ④这里的“同出一辙”是指“一样的抓进去就打,·样的命案必破的口弓,·样的政 法委协调。一样的公检法三家‘兄弟单位’联合办案,一样的屈打成招,一样的疑罪从有, 后来,一样的被害人死后复活.一样的‘杀人犯’蒙冤11年,甚至被冤的人放出监牢后还 ·样地‘感谢政府,感谢各级领导”’。 ⑤这里的“惊人的相似”是指“两个人都是警察;两个人都被无端怀疑;两个人都被 刑讯逼供;两个人都被判处死缓;两个人都被无端怀疑;两个人都被刑讯逼供;两个人都 被判处死缓;两个案件都是在刑事诉讼法修改之后发生,在现有法律规定刑讯逼供所取 得的证据都应当排除的背景下发生:两个人在事后都表达了同样的愿望,即对彻底根除 刑讯逼供的愿望”。 万方数据 604 刑法论丛(2017年第1卷·总第49卷) 出租司机案件,在缺乏作案工具、指纹证据,主要依赖口供的情况下.4 人被判死缓.一人被判无期徒刑。2012年12月.凶手被证明可能另有 其人。2013年7月2日.浙江省高院已经再审完毕,宣告五人无罪。① 又据报道,2013年3月26日,背负强奸致人死亡罪名的安徽张某平、张 某叔侄,在服刑近十年后。被浙江省高院

文档评论(0)

聚文惠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