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尚辅网 / 第3章 网络技术基础 3.1 以太网 3.1.1 以太网体系结构 3.1.2 带有碰撞检测的载波侦听 多路访问CSMA/CD 3.1.3 MAC帧 3.1.4 Ethernet网卡的构成 3.1.5 网卡与通信介质的连接 3.1.6 以太网组网示例 3.3 交换式局域网 3.3.1 交换的基本概念 3.3.2 交换的实现方法 3.3.3 三层交换技术 3.3.4 高层交换技术 3.3.5 全双工交换式局域网 3.2 网络互连与实现技术 3.2.1 网络互连技术 3.2.2 中继器 3.2.3 网桥 3.2.4 路由器 3.2.5 网关 3.2.6 网络互连实例 3.4 虚拟网络技术 3.5.2 VPN的功能 3.5 虚拟专用网络(VPN) 3.5.3 VPN使用的协议 3.5.4 VPN业务分类 3.4.1 虚拟网络的实现与性能 3.4.2 虚拟网络配置示例 3.5.1 虚拟专用网络的实现 3.1 以太网络 以太网(Ethernet)是在20世纪70年代开发的局域网组网规范,80年代初首次公布初版,1982年又进行了修改。 以太网这一术语常用来指与以太网规范一致的带碰撞检测载波侦听多路访问(CSMA/CD)的局域网。 以太网的体系结构与OSI参考模型的关系 以太网体系结构 3.1.1 OSI参考模型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运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以太网模型 网际层 逻辑链路控制层(LLC) 介质访问控制层(MAC) 物理层 3.1.2 带有碰撞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CSMA/CD IEEE 8023所用的媒体访问方法采用带有碰撞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CSMA/CD)技术。 CSMA/CD媒体访问方法的规则如下: (1) 如果媒体信道空闲,则可进行发送,否则转到第2步。 (2) 如果媒体信道忙(有载波),则继续对信道进行侦听。一旦发现空闲,就进行发送。 (3) 如果在发送过程中检测到碰撞,则停止正常发送,转而发送一个短的干扰(jam)信号,使网上所有站都知道出现了碰撞。 (4) 发送了干扰信号后,退避一段随机时间,重新尝试发送, 转到第1步。 3.1.3 MAC帧 前导码 帧首定界符 目的地址 长度指示器 源地址 LLC数据 填充 帧校验序列 7字节 1字节 6字节 6字节 2字节 0-64字节 0-1500字节 4字节 以太网发送的数据是按一定格式进行的,以太网的帧由8个字段组成,每一段符合这种格式的数据段称为帧,这些段的定义如图: 1. 帧的格式 以太网类型 以太类型(十六进制) 0600H 0800H 0805H 0806H 8035H 0200H 0201H 协议 XNS IDP DOD IP X.25 PLP ARP RARP Xerox PUP PUP地址翻译 2. 地址字段 目的地址字段的格式 3.1.4 Ethernet网卡的构成 以太网的网络接口板是计算机与通信介质进行数据交互的中间处理部件,每个网卡有自己的控制器,用以确定何时发送,何时从网络上接受数据,并负责执行IEEE 8023所规定的规程,如构成帧、计算帧检验序列、执行编码译码转换等。 I/G 15bit地址 I/G U/L 46bit地址 16位地址 48位地址 I/G 0 单站地址 1 组地址 U/L 0 全局地址 1 局部地址 3.1.5 网卡与通信介质的连接 网卡与通信介质的连接方法取决于所用的通信介质。 3.1.6 以太网组网示例 ● 粗缆收发器 ● 细缆连接 ● 网卡与双绞线的连接 ● 网卡与光纤的连接 1 2 3 4 3.2 网络互连与实现技术 网络互连通常是指将不同的网络用互连设备连接在一起而形成一个范围更大的网络,也可以是为增加网络性能和易于管理而将一个原来很大的网络划分为几个子网或网段。 3.2.1 网络互连技术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运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运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网关 路由器 网桥 中继器 网络互连设备与OSI参考模型 中继器、网桥、路由器比较 特 征 特 征 中 继 器 网 桥 路 由 器 OSI层次 转发功能 寻址功能 扩展功能 报文过滤 流量管理 网络管理 吞吐量 价格 对上层透明 报文分段 自动备份 负载均衡 物理层 位转发 无地址 是 否 否 否 高 低 是 无 否 否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MAC地址 帧转发 数据链路层 中等 否 否 网络层 报文转发 网络地址 中等 中等 否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3.2.2 中继器 按照中继器连接媒体的不同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数字电路EDA设计与应用课件作者聂小燕鲁才第5章节常用数字电路的设计.ppt
-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件作者杨法东第五章节连上大网.ppt
- 数字电路EDA设计与应用课件作者聂小燕鲁才第6章节数字系统的设计.ppt
- 数字电路EDA设计与应用课件作者聂小燕鲁才第7章节如虎添翼――DSPBuilder设计.ppt
-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件作者杨法东第一章节话说网络.ppt
- 计算机网络课件作者袁宗福主编第03章节检测变送仪表.ppt
- 数字电路逻辑设计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课件作者马义忠常蓬彬马浚张晓帆第1章节数字逻辑基础.ppt
- 会计基础实训教程课件作者李国富熊小庆陆旭冉24891-实训2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ppt
- 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实践课件作者刘勇第2章节_数据通信基础(续).ppt
- 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实践课件作者刘勇第3章节_网络体系结构.ppt
文档评论(0)